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48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井下作业常规工艺技术

井下作业常规工艺过程是将井下油管和连续的井下工具所组成的整个管柱起出,经过检修或换上新的工具按设计要求向井筒内下入管柱,达到维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目的。这种作业工作量占整个修井工作量的60%以上。作为采油厂(甲方单位)需要随时了解乙方施工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修井工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便于能够做出更优质的工艺设计来,满足本单位的实际生产需要。
压井
1

压井方法:1、灌注法2、循环法:a、正循环压井b、反循环压井3、挤注法适用范围:灌注法:井底压力不高、修井工作简单、修井时间不长的井循环法:a、正循环压井:低压、气量较大的油井b、反循环压井:压力高、常量大的井或者抽油井中。挤注法:不适用上述两种方法,没有循环渠道的油水井。

3

替喷:替出作业过程中油井内的压井液,方法与压井类似。

降压

对于注水井,为了防止井底附近地带的地层孔隙被杂质污染堵塞,一般不用油或钻井液压井,而采用喷水的方法降低井口压力。当压力降至零或不喷水时,即可拆开井口,进行井下作业。

起、下管柱

起、下管柱施工的准备工作(甲方监督):a、接箍方向一致,10根一组。b、油管刺洗干净。c、用相应的内径规检查内径。d、不合格油管要抬出油管桥2m以外。e、准确计量油管长度并编号。f、工具及现场验收合格。

检泵
1

修井检泵的目的可以是改变泵径,改变泵挂深度或解决砂卡、蜡卡、抽油杆断脱等故障。方法是将井下抽油杆柱,油管柱起到地面检修,更换后下入井内维持正常生产。

2

泵挂深度计算:泵挂深度=油管补距+油管挂及短节+泄油器长度+泵以上油管总长+泵长度

3

抽油杆、油管的组合:驴头处于下死点时,光杆伸入油管挂的长度+抽油杆总长度+泄油器长度+活塞拉杆长度+活塞长度+防冲距=油管挂短节长度+油管总长度+泄油器长度+泵的长度。

4

防冲距:深井泵活塞在最低点时游动阀和固定阀之间的距离叫防冲距。

通井作业
1

通井规的选择:其最大外径要求比所通套管内径小6—8mm,长度为0.3—0.5m(1.2m为中石油教材推荐长度),并具有内通孔。

2

将通井规接在通井管柱最下端,边循环边下通井管柱,将井内死油、蜡块以及其他杂物替出。

3

注意观察指重表,如遇阻(悬重下降20KN—30KN,早期说法为2—3t),应上下活动管柱,使管柱通过遇阻位置。

4

如遇阻不能通过,可起出,下更小型号的通井规(通常比前一次小2mm),继续下通井,一直到要求位置。

5

通井规起出,需要检查印痕,并进行描述。

探砂面、冲砂作业
1

生产井有的地层砂随井液一起流到井筒,一部分小颗粒流到地面,较大颗粒沉入井底,时间越长地层砂越多,砂面掩埋油层或进行其他井下作业而施工口袋不足时需要进行冲砂作业。

2

探砂面:平稳下放探砂管柱,并观察指重表悬重变化。管柱下至距井底30m时,要控制下放速度,悬重下降20—30KN,连续三次深度一致为砂面深度。

3

冲砂管柱可采用探砂面管柱(前提是探砂面管柱为光油管),冲砂管柱下到距离砂面2m时,开泵循环,逐渐提高排量缓慢加深冲砂至人工井底。换接单根过程中,动作要迅速,洗井水量应为井筒容积的2倍以上,防止砂卡。若中途停泵,冲砂笔尖应上提至原砂面以上15m。

注意事项
1

出砂作业是油井检泵作业常常要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疏松砂岩油气层,根据现行的方法,通常采取先软探砂面,后硬探的方法,如果软探合格则不进行硬探,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2

大港港西油田由于所采油气层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出砂相对严重,对于冲砂后通常采取活动沉砂4小时复探的方法,同时在冲砂油管上安装球座,一趟工序完成对油管的检测工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