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买卖不容易,随着近些年打假意识高涨,小商户一个不留神就变成了背锅侠,生产假货没人追,卖了假货就跑不掉了,先是消费者维权告一波,再是行政处罚来一波,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权利方再去法院告一波商标侵权。卖一个东西赔三次钱,一夜回到解放前。
工具/原料
知识产权法
方法/步骤
1
进货时要火眼金睛。很多小商户不懂法,自己卖的东西自己都很糊涂,进货全凭口口相传,有点意识的会签个进货单,没有供货方的任何信息。这时候卖的东西如果有问题,买家、权利方不找你找谁?所以,进货要有进货合同,这样即使被诉,还可以根据合同向供货方追偿。再严格一些,还要有进货发票,货单,对应的型号、产品编码、产品名称一个不能漏。
2
卖货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很多小商户开个小卖部糊口,卖的都是小零碎,觉得自己即使卖的是假货,按照假一赔十的赔偿自己也不会损失多少,殊不知自己卖的产品也许不值钱,但是产品上标识的商标却是很值钱,一旦被商标权利人起诉了,那就不是卖价的十倍了,可能一块钱卖一根中华铅笔,就能赔偿五六千元的金额。到那个时候,小商户自己觉得冤,那又能怎么办呢?
3
恶意卖假货钻法律的空子不可取。很多卖酒的商家真假酒混卖,针对职业打假人制定了专门的应对策略。摆真酒,卖假酒,逃避法律责任,赚的盆满钵满。对此只能说,酒类食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一旦喝出人命,那就不是民事赔偿这么简单了。钻法律空子,迟早会付出相应代价。
注意事项
随着大型批发市场的时间衰退,消费者、权利方的维权意识日渐增长,做小买卖不容易,不要辛苦赚了血汗钱,最后都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
上一篇:安卓Q三国好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