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3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轮船倾覆怎么办?

6月1日,长江客轮“东方之星”倾覆事件牵动亿万国人的心,救援结果不容乐观。回顾还在眼前的利比亚移民船事件、韩国“岁月”号事件等,都会让我们很揪心。这类游轮、货轮、油轮的沉船事件还很多,有的两船相撞、有的着火,还有的遭遇强台风,但几乎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么如何亡羊补牢,收集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最大限度获救逃生的经验就很重要了!
方法/步骤
1

有前兆的    大型船只发生倾覆时,通常不会马上沉没,会有1、2小时的黄金时间,那么 上船时留意个人救生设备的存放位置和紧急集合点的位置就很重要了。(紧急集合点通常挂有一个四角有箭头的绿色标志,因一般会要求乘客先在紧急集合点集合,由船员统一发放求生设备。) 还有一些常识:广播里1分钟连续发出7声短鸣1声长鸣是国际通行的疏散信号,表示即将沉船,此时再停留在船舱内部和中部就比较危险。      温馨提示:如果碰到明黄色的救生包,最好一同携带。(这种包可以浮在海面上,里面装有紧急无线电定位器等设备。)

2

不要采取错误行动            前往甲板的途中,乘客最好不要乘坐电梯,并注意可能坠落的物体砸中自己。    另外,慌乱情况下很多人会跳船,这虽然不会像地震跳楼,会直接导致严重后果。但跳船也是不明智的,人不但有可能撞上水下的不明物体,一个人在水中的目标也过小,不利于搜救。     而且水带走人体热量的速度是空气的25倍,比如“岁月”号出事海域海水的温度为10摄氏度左右,人在1到2小时内会筋疲力尽,在水中的幸存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 也就是说对于逃生乘客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身体不沾水就可以上救生艇。

3

推荐做法 保持镇定,虽然70%的人判断力受损,15%的人会彻底失去理智。而大多数客轮和游轮,船员训练有素、遵守职业道德,乘客在听从指挥的情况下,顺利逃生的几率更高。(这可能也是我们质疑为什么往往船长、船员会是首先获救的)  如果乘客被困船舱,应当尽可能寻找帮助漂浮或可以抓靠的牢固物体。对于比较大型的船只,船舱的进水速度较慢,有可能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内形成大气泡,这种气泡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多的时间等待救助。

4

救援方法      常用,可行的一般无非几种:潜水员、拖行至浅水区、扶正船只、切割船体等。但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安全,争取获救可能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救援技术,甚至远不能和地震救援相比。有时,甚至有眼看着慢慢沉下去,无计可施的悲剧上演,这也是我们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5

思考        客轮,往往载客量比较大,一旦倾覆,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自然灾害我们可能暂时无能为力,那么就尽最大人力来减少损失。灾害预警、应急措施、救援方法、响应机制等等都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做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