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中医治月经不调:[26]月经量少的原因

小美一直胃肠都不太不好,平常很容易胀气,吃一点东西就会腹胀的难受,尤其是吃冰的更严重,又有贫血的情形,不过最令她担心的是,才20出头的她,近个月,却出现经血都很少,颜色淡淡的,一般都是五天,但到后来的三天,大概只换一次就行了,或是只是随着上厕所时排出,颜色也是淡淡的,每次来时,整个腹部都会不舒服,尤其以右下腹更甚,「我会不会是提早更年期?」她担心的问到。每个月总要见面的好朋友,让许多女性同胞,「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其实,所谓的月经周期,是从开始阴道流血的第一天算起,而正常的出血的天数约在3-5天之间,少于2天或多于8天都是不正常的,总出血量在30-100cc之间,如果超过100cc,中国女人的月经血量平常约30c.c.,但也有人少到一块卫生棉即「解决」,也有人多到80cc,这些都是正常范围,在均衡的饮食下,正常的月经出血是不会造成贫血。先撇开因器质性造成的病变,一般月经量少,常见多为内分泌因素造成,如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等;另外可能是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人工流产引起子宫内膜薄,或是因子宫内膜感染结核菌引起内膜病变等,都会造成月经异常。至于月经的血量多少,在中医观念认为与脾胃及肝有关,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故女子不月。」,因脾胃虚弱,化源匮乏,则冲任失充,可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经行色淡、或经闭不行,这就是说,当脾胃不佳时,无法将营养物质布敷全身,进而转换为经血;以小美的情形就是属于这一种,而一些减重过度或是厌食症的病人,到后来无月经也是属于这一种;而在「妇人规」对于这种情形则是另一种看法,认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中医所谓的心包括部分的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简言之就是认为,是因为心火太旺,这种症形骸会出现有睡眠不佳,多梦,严重时甚至口舌生疮,青春痘满脸,这也是现在许多面临联考压力的女学生,月经至今无消息的原因喔!提供一则药膳:山药丸子材料:山药1斤、虾仁半斤、玉米粉4匙。调味料:盐适量。做法:将山药切块蒸熟后,剁成泥状;将虾仁剁成泥状后,与山药泥,玉米粉混和;加入盐调味后,搓成丸状;放入油锅中炸成微红色。健康:山药、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成薯药,又因宋英宗讳薯,改为山药,因为他的医疗价值高;早年还被冠上「神仙之食」的美名,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山药性平不燥,作用和缓,本属食物,秉性缓和,故需多用方可奏效,作为药膳,山药用量需大,为一味平补脾胃的药品,故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应用。虾性味甘、温,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锌、钙、铁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是一味营养佳的食物;早在明医别录中,就记载有温肾补阳的功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