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04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蔬菜瓜类细菌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区分与防治

瓜类蔬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的区分与防治瓜类蔬菜在土壤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连续阴雨天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经常遭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的侵害,下面主要介绍这三种病害的区别以及防治措施。 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 霜霉病发病初期先是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键交界明显。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角斑病与霜霉病的主要不同处是其病斑小而多,有穿孔,无霉状物,对光观察,叶片有透光感。另外,还可以用保湿培养法鉴别,即在一个洁净容器中,铺上湿布,放上病叶,盖上盖子,放置12-24h后仔细观察,病斑上若有乳白色的水珠,则为细菌性角斑病,若有少许褐色霉状物产生,则为霜霉病。 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枯死,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斑很平。使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