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4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毕业后5年:要让自己活得像个人

7月毕业季,想起有个准毕业生问,“要毕业了,可以送我一句话吗?”。有人回复,“尚未配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经千帆,归来仍少年。”“归来仍少年。”多么让人春心荡漾的一句话。然而,事实往往相反。那个中二的少女困于柴米油盐变成面无表情的中年怪阿姨;那个面目青葱的少年忙着赚钱养家变成了激情褪去的老大叔;那个高喊“以梦为马”的我们,一回首,却发现流水一样的日子全成了抖不掉的白花花的肥肉……毕业之后再回首,我多么希望你仍有梦可做;有牛可吹;有大把时光可浪费。你,终究还是活成了你自己。
方法/步骤
1

1盲目的“拼命”等于慢性自杀前几天,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麻醉医生猝死,这已经是今年第5次听到年轻医生出事的消息了。26岁,如此年轻,却毫无征兆奔向了死亡。人们在感慨的同时,发现年轻医生在很久之前就开始喊“累”,喊“又一宿没睡”,最后一条朋友圈显示““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几天后鲜活的生命就堕入了永久的黑夜。在这个熬夜、加班、打鸡血的时代,“拼”成了一种积极的伪文化。拼命地压榨自己的时间,告诉自己等熬过这段时期一切都会好起来,告诉自己还年轻,没什么大不了。然后一点一点逼迫自己到身体的极限。总以为自己是超人,但真到无力回天的时候说什么都太迟。也许我们太痴迷'勤奋'的魅力,却不知无限期的“拼命”恰恰是低效能的体现。埋头苦干也未必导向成功,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年轻人能不拼吗?当然不能。但不是盲目地扎进一滩深水。5年前刚毕业,我和好朋友聊天谈到自己对工作的偏执。他说,“你这种情况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小孩,拼了命地骑,但技术短时间内并不会突飞猛进。隔段时间再来试试,也许会有新的突破。”后来我反观自己,还真是这样。有时候不必活得那么用力,人生是一次长跑,很多东西靠的是厚积薄发。况且你的赶时间,未必是勤奋。撑不住了就去睡一觉,天大的事先一边晾着,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2

2首先要活成一个人,其次是人才我想起有一个超级学霸的同学,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当同龄的孩子穿着开裆裤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被教育成“考第一才是正经事”。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最近大火的明星时,他的父母督促着“单词还没有背”。好不容易迎来暑假可以好好放松,却被告知已经安排各种补习班。为了赢在起跑线上,那些本该认真释放天性的日子,被日复一日的竞争和压力填满。后来某天,当同伴们聊起那些填满青春的脑残电视剧和当年的流行歌曲,他像个傻子一样一无所知。他恍然发现,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是一片的灰白。刘瑜曾写过一篇文章,《已经太晚》:15岁的时候得到那个5岁时候热爱的布娃娃;65岁的时候终于有钱买25岁的时候热爱的那条裙子;而一切已经太晚。很多东西只有当时有效,过期作废。所以,不要为了活得太“优秀”,而丢掉那些正常人类的情感。孩童时期,青春时期缺席的东西,成年后用尽余生也无法补救。

3

3时光能重来,我就不要那么忙了如果有后悔药,你最想改变的东西是什么?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画面。画面上有两鬓斑白的周星驰,那年他51岁。和柴静谈起家庭,星爷说“但是我还有机会吗?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都害怕说出来了现在我自己的年龄”,说到这儿的时候,星爷的表情很明显的不自然起来,那种无奈和后悔从星爷的眼里投射出来的感伤,让人回想起《大话西游》里的场景。那句背到滚瓜烂熟的台词,多年以后却一语成谶。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我才追悔莫急。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一定要给这个承诺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如今,他对于婚姻和爱情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仿佛像一个痛苦的孩子。他说,“我都运气不好。假如可以重来的话,我就不要那么忙了。”朋友圈就有一个朋友,每天标榜自己忙成狗。他觉得只要自己在加班,在熬夜,他就一定能赚到钱,一定能比别人更快的成功。但是,反观他的忙碌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瞎忙”。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追求忙碌。却忘了反省忙碌于之后的意义。年轻的时候,我们把忙碌当成炫耀的资本,却忘了这只是盲目的象征。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忙碌才能赚钱,却忘了一味的瞎忙丢了生活也丢了自己。就如,周星驰后来说,“有什么比赚钱更重要,我那么爱钱”,他笑了一声,然后语气以无奈自嘲终结。

4

4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谁活出了自己?高晓松算一个吧。阿谷君还记得,某天下午高晓松来书店,他和谷主麦家坐在门庭外闲聊。夕阳、晚风、鸟鸣。高晓松摇着扇子,一副慵懒模样,“这才是过日子!那些钢筋水泥里头的日子,都白活。”多少人羡慕那个疯疯癫癫却活得潇洒自我的高晓松。在他那汪洋恣肆匪夷所思的经历中,阿谷君看见的是一个少年对自我的抵死追求。他出生高知家庭,外公是两院院士,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著名教育学家,按他自己的话说“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这样一个学霸氛围下成长的高晓松,却成功长“歪”成一个整天想着搞创作的流浪歌手。他本来可以按照父母铺好的路过波澜不惊但富足安逸的一生,但他觉得那样活着没意思。他想要的生活是自由的饱满的张扬的热血的,不顾及他人眼光到天桥弹唱,最后被当成流氓被学校保卫处抓起来。到海南搞音乐因为钱不够只好飞去厦门而错过了清华开学,为喜欢的姑娘拼命写歌作曲,微博上po自己的“盛世美颜”,这些都是他干的事。那些父母光环,偶像包袱对他来说,都比不上淋漓尽致活成自己重要。他好像从不担心活错了,因为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心走。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正确的活法呢,只是我们人为给自己下的咒,然后在和别人的比较中痛苦不堪。既然选择了就请相信这是最好的,人生千万条路,活出自己是最好的归宿。

5

5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想起高中那年看完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一宿未眠。满脑子都是那光怪陆离的故事和黄沙满天的奇景,那时候就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子,敢把渺小脆弱的生命置于荒蛮粗犷的沙漠之上,安适于那些野性原始的生活,竟然还活得那么有声有色。也许我们也向往着浩瀚沙漠和满天星斗,但是一想到风餐露宿的生活,再浪漫的风景也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我们羡慕三毛却活不成三毛。在这个世界上,稍微拐个弯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活法,但是大多数人活着只是因为习惯,少数人跳出来挣扎了一下,被打得鼻青脸肿又只好原路返回,活得完全自我的难度系数很大,但我们仍应努力保留那独特的部分。那不能被标准定义的感情,不能被批发量产的付出,不能用普世价值一概而论的价值,才是自我。一生的长河中,愿你有一段生命因自我而灿烂。多年以后再回首,不论你选择了安逸还是动荡,简单还是深刻,寻常还是离奇,愿你不憎恶当下的生活,仍有酒可温有梦可做。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