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热
心态
尽管包装,做好自我当今娱乐圈中那些被捧红的称做“小鲜肉”的一些人,也都是个性完整真实的自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鲜肉”都是经过了商业文化的“包装”。说句到家的实话,这也是一种大众病态的审美,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不断刷新。只是我们不可否认,在众多小鲜肉中,不乏有内涵的,所以,尽管包装,请做好自己。
吹起的时尚风,终会散去高颜值的“小鲜肉”似乎正在成为当下作为男人的一种时尚人格模式,很显然,我们说这样的“小鲜肉”已经是类型化、模式化的了,它让一个男人只能按照这种时代风尚中的行为模式、人格模式,只是时尚风终会散去,那时候小鲜肉们想要继续存在,必须尽可能地打造自我,培养自己。
人为的描画,成了小鲜肉的模具最终使男性美变成了只有“小鲜肉”这样一种美的模式存在的原因,是把大众对男性的丰富、鲜活、多彩的生命个性美的追求,完全装进这个消费文化所塑造的人为的模子当中去了。小鲜肉团队为了博人眼球,这才拼了命的描画他们自己的“小鲜肉”。
因“需求”才产生,小鲜肉何罪之有商业文化时代,事物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的,而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这是商业文化的逻辑和本质。由此,我们不难看清“小鲜肉”流行的消费文化,实质上是一直握有其命脉的消费文化充分张扬其权力意愿的结果。那么继续纠结一句:你们需求,人家“生产”,何罪之有?
“女权”的盛行,小鲜肉无处遁寻一些带有女性化气质的“小鲜肉”男星形象:气质阴柔,外表俊朗姣好,抓住了很多女性的情感诉求,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口味。而女性在这样一个文化大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很多女性觉得,接近小鲜肉就觉得自己好像很年轻,这也是算是一种别样的吸引。想来也是悲哀,小鲜肉如果毫无内涵,是不是会演变为勾引女士眼球的一块真正的“鲜肉”?
换掉小鲜肉,需换掉几代人的审美所谓“小鲜肉”,是按照商业文化的消费需求打造的,商业文化,资本权力和力量,这双无形的手一直在操纵着我们的欲望、情感、审美判断力,乃至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消费时尚。这是这个娱乐时代“小鲜肉”消费文化,给我们留下的不能回避的思索。拿下小鲜肉,那么,请先换掉这几代人对男色的审美。
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