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00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春节习俗有哪些

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入侵,我们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着实有些精力不济,春节将至,各大超市,集市全挂出显示节日色彩的商品,各种恭祝新年快乐的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对于春节的民俗你还记得多少,大家快来重新了解一下吧。
春节民俗
1

腊月二十三,基本可以理解为新年的开端,被称为“小年”。这一天是中国民间祭灶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好糖瓜等点心祭灶,这来自一个民间传说。传说中灶王爷在这天会升天,向玉帝禀明这家人的善恶,让玉帝进行赏罚。家里的灶王爷神像两侧都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人们在今天摆上糖瓜祭灶,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好让他在玉帝面前只言好事,保佑以后生活吉祥顺利,美满幸福。

2

腊月二十四,扫房日。将房间从里到外,完完全全的打扫一遍,寓意破旧立新,辞旧迎新。传说灶王爷将这家人平时做的恶事全部记录在墙上,等待正月初带领天兵下界根据这些记录对每家每户进行惩罚,大扫除就是为了扫除墙上的记录,为天神留下好印象。

3

二十五,磨豆腐。民间说法人们会在这一天磨豆腐、糊窗户。传说这一天玉帝微服私访,所以好些人家会摆上点心祭拜神仙。磨豆腐寄寓着富贵,也有吃豆渣的说法,是为了向玉帝表示清苦,糊窗户寄寓着勤劳。

4

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以前日子过得苦,人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肉,由此可见,人们对腊月二十六这一天是多么的期盼。不同地区说法也有不同,比如有的地方就讲究这一天理发剃年头,还有的说这一天要洗澡。

5

二十七,宰鸡赶大集。“鸡”同“吉”,寓意吉祥如意,因此年年都需要在餐桌上备上鸡肉。这一天杀好的鸡,要留到除夕或大年初一吃。同样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比如这一天要洗澡,“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便是有名的谚语。

6

二十八,把面发。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前几天全是为过年准备肉食,这一天是为过年准备主食。人们一般准备的主食较多,因为有说法讲究年后几天不开火蒸馒头。

7

二十九,蒸馒头。蒸馒头对应的是二十八的把面发,我们就不再说了。腊月二十九又名“小除夕”,另外的讲就是上坟上供,过大的节日当然不能忘了孝敬祖先。

8

腊月三十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年三十、除夕。除夕是春节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要做的事情很多: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祭祖、吃饺子、放烟花爆竹、守岁。除夕是指改换旧的年月,迎来新的一年,除旧布新。这一天也叫过年,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在年三十出来害人,害怕红色和烟花爆竹,于是就出现了过年时贴红纸,放爆竹的习俗。

9

大年初一去拜年。这一天,晚辈们出门去拜年。一般可向长辈拜年、亲友拜年、邻居拜年。一般拜年不需逗留太长时间,寒暄几句便向下一家进发。

10

大年初二回娘家。这是一个传统,出嫁的姑娘需要在这一天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过年。也有祭财神的说法,给财神烧纸钱,中午吃馄饨。

11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过了这一天,过年的一切禁忌都可以消除了。初五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吃饺子。

12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这一天晚上燃放烟花爆竹,挂起花灯,放孔明灯,比较热闹的地方会有灯会,人们将谜语挂在灯上,等待人们猜出答案,这就是俗称的猜灯谜。元宵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注意事项

以前的文化习俗较多,现代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好多习俗已经失去意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