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摄时间要有明显的逆光效果,还得是在晴天拍摄。理论上说, 一天里有阳光的时间里都能拍摄逆光照,实际上我也在正午和下午太阳强烈的时候逆光拍摄过。
不过拍逆光照最黄金的时间是傍晚,太阳落下前1-2个小时内,此时拍摄的逆光照片一般被公认为是所有逆光类型中最美的一种。因为此时夕阳的光线柔和,带着黄金的光泽,人物和背景的反差小,很容易营造出美好的画面,拍出打动人的情绪片儿。
就季节而言,冬天的光线比夏天更软更透亮,更适合拍摄,基本全天都合适拍逆光 。就具体的拍摄时间而言,这段黄金时间夏天一般出现在约5点半——7点,冬天一般出现在约4点——5点(不同月份,不同纬度会有变化,比如在我现在所在的维多利亚,夏天就是6点到8点),这个就需要大家在自己的所在地多加观察了。
二.器材的选择说句老实话,相机这个东西,一般说来还是贵的拍出来片子好看。所以如果是用小数码DC,或者什么微单之类的,就不用仔细看这篇东西了。首先你得用个单反,其次你得有个大光圈的镜头。这样拍出来的逆光片才能好看。那种色彩和画质,用小数码微单之类拍的片子后期做到死也做不出来的。只要是单反,入门级别也都可以。镜头么,大家手里有啥就用啥,不过肯定大光圈的牛头效果比狗头强的不是一点。我一直在说大光圈,多大才算大光圈呢?我个人觉得至少要到2.8才算大光圈吧。逆光拍摄的时候,我多半时间使用2.8上下的光圈,当然正午之类光强的时候也会用到4.
我自己用的镜头有35/1.4,50/1.4,24-70/2.8,我感觉这几个镜头拍小盆友还是挺合适的,逆光片的效果也挺令人满意。预算紧的可以入个50/1.4,2000米左右,性价比颇高。
白平衡:raw格式拍摄,其实白平衡的设置问题不是很大了,可以设置为自动。
对焦:逆光下,尤其是大光圈的时候,特别还有镜头不是那么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无法对焦或者对焦慢的问题。有摄影大牛会建议你“手动对焦啊”,我则会说“还是得自动对焦”。轮速度,自动对焦肯定快很多,尤其是拍小盆友,手动对焦简直是扯淡(除非拍睡着的小盆友)。轮方便性,那么小个取景框,要看清楚是否合焦,眼睛都累死了。
测光:很多人会说“逆光用点测光啊”,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我发现还是评价测光好用。点测光时你是对人脸部测光(如果不是拍剪影的话),拍出来背景会过曝或者没层次。而评价测光则会兼顾人物的测光和背景的测光,取一个平均值,这样即便片子的曝光不理想,也不会出现人物过暗或者背景过曝导致后期都无法调整的情况出现。
所以,还是得自动对焦。至于对焦难,我提供三个小方法:1,请使用遮光罩。2,对焦的时候用手在镜头上方遮挡住直射光线,对人脸对焦后,移开手,再按快门(这个就考验你单手持机啦)3,稍微移动(或蹲低或站高)一下你的位置,用被拍摄者挡住直射光,对焦后再重新构图。
四.怎么拍1.正逆光这个不是一个常规的分类,只是我为了方便大家明白取个名儿。正逆光就是相机正对着太阳,阳光进入镜头,出现“吃光”的情况,大多数有“雾蒙蒙”的感觉。我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取,具体看照片的整体氛围和谐与否。比如下图,太阳光就进入镜头了,整个画面2/3的部分都有“灰蒙蒙”的感觉,后期调整前更明显 。不过这张因为是半身特写,背景虚化,而且亮部细节也够,所以看起来并不让人难受。正逆光有时候因为反差过高,会让被拍摄人物过暗,或者人物曝光正常了,背景就过曝了,这样的光线环境就要让太阳偏一点儿,变成侧逆光。
2.侧逆光就是说不正对着太阳,让光线稍微斜一点儿射入画面。或者虽然是正对着太阳,但是不让阳光直射入镜头(通过蹲低或站高有时候可以达到目的)。比如下图,我蹲低发现光线射入镜头了,于是就站起来拍,镜头不“吃光”了,肤色会好很多,色彩也鲜亮些,不会“雾蒙蒙” 。
如下图所示,侧逆光的拍摄,要让太阳在被拍摄者的右侧后方或者左侧后方,避免光线直射入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