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60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中蜂养殖技术——中蜂常见病的防治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中华蜜蜂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中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蜂蛹病。143中蜂养殖技术
方法
1

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症状及治疗  欧洲幼虫腐臭病,简称欧幼,发病初期幼虫由于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便改变它们原来在巢房中的自然姿态,有些幼虫卷曲呈螺旋状,有些虫体两端向着巢房口或巢房底,还有一些紧缩在巢房底或挤向巢房口。病虫失去珍珠般的光泽,虫体浮肿、发黄,体节逐渐消失,腐烂的尸体稍有黏性但不能拉成丝状,具有腐臭味。

2

由于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所以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对欧洲幼虫腐臭病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治疗欧幼可以每次每脾使用成人用量的20分之一的青霉素,兑在糖水里对蜜蜂进行饲喂,每日饲喂一次,饲喂3-5次既可治愈,具体次数依据实际治疗情况而定。

3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及治疗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部分地区也称烂子病,尖头病,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即可在脾面上出现“尖头”, 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变褐、黑褐色。尸体不腐烂,无粘性,也无臭味,而只是表皮增厚,变得粗糙,里面充满颗粒状液体,若用镊子夹出时,则形成“嚢状”。

4

中蜂常见病害中中囊病对我国中蜂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经常造成逃群、灭群,对蜂群造成毁灭性打击,早期蜂农经常使用换脾,换王,断子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给蜂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近年来有研究机构通过对中蜂囊状病毒的分析研制出中囊抗体,大多数蜂农使用后反应效果很好。

5

蜂蛹病的症状及治疗  蜂蛹病又称死蛹病、也有部分蜂农称白头蛹(白头蛹为表现症状,造成原因可为巢虫,也可为蜂蛹病,但巢虫造成的白头蛹通常在一条线上,蜂蛹病造成的白头蛹则表现为“插花子脾”),  患病蜂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造成蜂蜜产量明显降低。在蜂巢外观察时可见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蜂巢外可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健全的幼蜂,打开可疑蜂巢,提取出封盖巢脾,抖落蜜蜂,若发现封盖子脾不平整,出现有巢房盖开启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现象,已长出四肢及头部的白头蛹出现,即可确定该蜂群患有蜂蛹病。

6

蜂针对蜂蛹病的治疗,可使用环丙沙星或者诺氟沙星进行治疗,每脾蜂每次使用成人用量的1/10-­1/12,兑在糖水里对蜜蜂进行饲喂,每日饲喂一次,饲喂3-5次既可治愈,具体次数依据实际治疗情况而定。 END

注意事项

保证蜂多于脾和蜂群群势可以有效的预防养蜂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