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之府并不是孤立的,和脏腑都有联系,比如脑和心、肝有关系,又因脑和髓有关,髓又和骨有关,骨属于肾,脑又和肾有关;女子胞即子宫属肝,由于行经、养胎等与血有关,故又和心、脾有关了。
与奇恒之府对称的还有传化之府,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腑,在六腑中都是属于消化系统。如上所述,全身组织都是有机的联系,是完整的不可分离的。熟悉五脏功能之外,还须明白五脏的性质,这种性质好象一个人的性格,根据它的性质来调整其失却平衡所产生的病变,可以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五脏的性质,有例如:肝的性质喜条达,心的性质喜宣明,脾的性质喜健运,肺的性质喜清肃,肾的性质喜润下。在治疗上就有一个规律: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肝苦急,宜食甘以缓之;心欲软,宜食咸以软之,心苦缓,宜食酸以收之;脾敢缓,宜食甘以缓之,脾苦湿,宜食苦以燥之;肺欲收,宜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宜食苦以泄之;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
根据五脏生理的正常活动现象和某种反常情况结合起来,可以探测内脏的病理变化,前人对这方面曾有很多的经验。如上所说,心藏神,多笑知其神有余,悲哭知其神不足;肺主气,咳嗽气喘知其气有余,少气呼吸不利知其气不足;肝主血,易怒知其血有佘,恐怯知其血不足;脾主形,腹胀、小便不利知其表有余,四肢不用知其形不足;肾主志,腹泻胀满知其志有余,厥逆知其志不足。
在六腑上,又如:胸腹胀满,语声重浊不清,知其中焦积湿;语言低微,不能接续,知其气分极虚;言语不避亲疏,衣被不自盖复,知其神识已乱;大便泄泻无度,知其大肠不同;小便不禁,知其膀胱不能约束。
还有一些如:头为精明之府,头垂不举,目陷无光,知其精神极疲;背为胸中之府,背部佝偻,两肩下垂,知其脏气无力;腰为肾之府,腰痛不能转侧,知其肾脏已虚;膝为筋之府,关节屈伸不利,行走俯伏,知其筋腱无力;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立振掉,知其骨弱不强。诸如此类,所谓有诸内者形乎外,故可从外部来探知其内情,在临症上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