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时应该选用哪种剂型呢?哪种不伤肝,副作用更小呢?
方法/步骤
1
口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之前会先经过门静脉到达肝脏,第一次经过肝脏时大部分药物被代谢灭活,使得进入全身起作用的药量减少。栓剂吸收的部位在直肠,通过两条路径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如果塞药部位较深(距肛门口约6cm),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前也要先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大部分被灭活,这和口服药物一样。如果塞药部位较浅(距肛门口约2cm),药物主要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不经过门静脉,也就不经过肝脏
2
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药物会到达作用部位发挥药效,之后还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达肝脏被代谢灭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的解毒作用,在这一阶段,口服吸收进来的药和栓剂吸收的药要走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栓剂吸收进来的药物最终也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因此超出剂量或者过量使用栓剂同样会伤肝
3
因此从安全性上讲,栓剂和口服的区别并不大,副作用差不多,严格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都是安全的,超剂量使用都会伤肝
4
口服剂型可更加精确服药 临床上治疗儿童发烧,口服常常是首选的剂型,只有当儿童由于恶心、呕吐、或者哭闹等原因不能口服药物时,才会使用栓剂作为替代。这是因为儿童使用退烧药常常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给药量,口服溶液剂型可以精确量取药量,而栓剂常常是125mg或者150mg等固定的剂量,不太容易针对个体体重精确给药
下一篇:小儿口服哮喘药您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