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人们的主要肉食,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能量的满足,对瘦肉的需求也越迫切,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了满足人们对瘦肉的需求,提高肉猪的瘦肉率势在必行。
方法/步骤
1
(1)选用瘦肉型品种。猪的品种不同,胴体瘦肉率也不同,一般国外猪种以及我国培育猪种瘦肉率明显高于我国地方猪种;选择优良的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等作为种用,可以明显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
2
(2)适当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饲料是保证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肉、脂、骨、皮等组织营养形成的主要原料。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的增重和体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保证各种氨基酸的均衡供给。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应有所调整。一般地,体重10-35千克阶段,粗蛋白质水平为20%;体重35-65千克阶段,粗蛋白质水平为17%;体重65-90千克阶段,粗蛋白质水平为14%高营养水平,3个生长阶段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均为12.54兆焦;
3
(3)限饲控制营养水平,采用适当的饲养方式,采用"前敝后限"的喂养方法,在育肥猪体重达到60千克以上时,按自由采食量的85%~90%喂给精料;日采食量每减少10%,可提高瘦肉率1%~1.5%。营养水平高,饲养期缩短,饲料利用率高;营养水平低,则饲养期长,饲料利用率低。营养水平与瘦肉率的变化不明显;
4
(4)适时屠宰。育肥雏牧香生态猪在不同体重屠宰,其胴体瘦肉率不同,猪的品种不同,掌握适宜屠宰体重,可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180日龄体重达到100-120千克左右时屠宰为好,任何猪包括瘦肉型猪超过6月龄后脂肪沉积都会大大增加,加大了饲养成本。
上一篇:盖什么章的猪肉才是合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