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工具/原料
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
方法/步骤
1
每斤用酥七两涂炙,酥尽为度。又法︰先炮令内外赤黄用
2
甘草味甘,大缓诸火,黄中通理,厚德载物之君子也。欲达下焦,须用稍子
3
甘草气薄味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4
五味之用,苦泄辛散,酸收咸敛,甘上行而发,而本草言甘草下气何也?盖甘味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内,有和有缓,有补有泄,居中之道尽矣。张仲景附子理中汤用甘草,恐其僭上也
5
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皆缓之之意。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芩之寒,人参、半夏之温,而用甘草者,则有调和之意。建中汤用甘草,以补中而缓脾急也;凤髓丹用甘草,以缓肾急而生元气也,乃甘补之意
6
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皆缓之之意。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芩之寒,人参、半夏之温,而用甘草者,则有调和之意。建中汤用甘草,以补中而缓脾急也;凤髓丹用甘草,以缓肾急而生元气也,乃甘补之意
7
《经》云︰以甘补之,以甘泻之,以甘缓之,是矣。
注意事项
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
上一篇:怎么学会快速画小花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