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6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高中生物 “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授学生以“渔”,教会他们如何更好的学习和生活。高中生物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对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农村学生现状,引导学生将课本内容“学以致用”,帮父母“出谋划策”,做父母农业生产的小参谋,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依据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结合农村学生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农业生产的实际,使课堂所学知识能够指导课下的农业生产,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的完成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 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将课堂教学分为发现问题、联系实际、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精讲点拨再联系实际这五个环节。“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发现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发现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联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问题)、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合作探究意识)、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精讲点拨、再联系实际(最后通过探究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操作步骤(课堂实施的具体环节):一、课前准备阶段:(一)划分探究小组。每个探究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小组长在学习上处于中上水平并积极认真负责。(二)教师编制探究学案。内容包括:1、学习内容要求:由学生自己填写。2、发现问题:由学生记录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3、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由学生记录本节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4、我的收获:能够应用本节内容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的记录。5、课堂自主检测:检测分两个层次,基础类和能力类。每道检测题都要有对应的变式训练。(三)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利用自习或过大周的时间,要求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强调在预习中要发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该环节需要多次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二、课内探究阶段:(一)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发现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阶段)问题意识是生物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关键。授课开始后,学生将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探究学案上,由探究小组长汇总。2、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具体问题(提出问题阶段)学生结合自家农业生产的实际,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提出与生产生活实际切实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阶段是“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学生只有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继续进行。这就要求学生以探究小组的形式进行积极讨论,达成共识。在讨论的同时,能够相互提醒,开阔思路。3、在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小组成员精诚合作,共同研究,为同一个问题而共同努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探究问题阶段)本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智慧的潜力,也是“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小组各成员积极思考,认真研究,提出可行性的方案。4、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阶段)将问题在探究小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可在小组间交流,互助合作,初步解决,并及时记录整理。小组长汇总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5、最后通过得出的探究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农业生产的指导(精讲点拨、再联系实际)教师针对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学需要,将重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及讲解。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环节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依据,随着教师对问题的引导与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被激发出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开始阶段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及时进行拓展延伸,逐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二)学生课堂知识整理通过学生当堂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总结整理,使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及时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本环节包括探究问题的整理和课本理论知识的整理两个方面。学生首先按照预习要求,将观察到的现象概括后记录下来,并且按照探究的步骤,提出相应的实际问题,最后将问题的解决办法记录下来。接下来,对应着问题的解决过程,在笔记本上同步记录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作为本节课学习时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记录的格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概念图、知识树等,并侧重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概括问题归纳整理的能力。(三)探究小组学习互评本环节包括小组内互评与小组间互评两个层面。首先,学生形成的笔记在小组内轮流评阅,相互取长补短;其次,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各小组踊跃评价,及时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进而完善最终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更系统化。(四)课堂自主检测阶段通过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设置一道贴近现实生活的知识迁移题目,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五)检测互评与二次过关阶段在小组成员间开展自主检测相互评价,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且由探究小组长将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交给教师。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提前准备好的二次过关题目以多媒体的形式有选择的展示给学生,进行二次过关测试,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再次强化训练。适用范围: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编写时非常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依照此特点,在授课时选用“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结合农村学生现状,在课堂上予以拓展和延伸,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效果: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快乐学习。2、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常规,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加强。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更加体谅别人,从而减少了摩擦的出现。4、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主动发现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之道,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缓解了部分学生因为上课紧张而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探究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认真充分备课,加强集体备课,更加细致的对预习学案进行编写,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提前考虑周全,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纠正,正确引导。2、课堂评价标准要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与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的潜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