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泌尿系统,我们肯定会想到“肾脏”,可以说大多数泌尿系统疾病都是肾脏出现问题。虽然泌尿系统不仅包括肾脏,还包括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但是无论是重要性还是常见性等方面,泌尿系统波及肾脏的概率还是太高了。如果肾脏出现问题,患者大多会做什么样的检查呢?
说起肾脏,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泄,常把肝脏与肾脏相提并论,一个“解毒”,一个“排毒”。水、电解质的平衡、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内环境的稳定,毫无疑问,肾脏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巨大。
说道肾脏疾病的检查,我们最常听过的应该就是尿液检查了。尿常规这项检查毫无疑问算是“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可见其普遍性。(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三种医院最常开的检查)
是不是蛋白尿、是不是血尿、是不是细菌尿,做个检查就知道了。所以在尿中如果查出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之类的物质,尿里本不该有,但有了,说明可能患者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这提示着进一步检查。
咱比如说蛋白尿这种有问题的尿液,如果检查出蛋白尿,一定有问题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青少年剧烈活动后有可能出现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即便是查出蛋白尿,所含的蛋白的排泄量肯定也不高,如果很高,那肯定是有问题。至于其它原因,肾小管、肾小球出现功能异常都有可能导致,比如说当患者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损伤或者肾小管功能结构受到破坏,这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咱们初中高中所学生物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受到损伤,这二者的作用肯定会受到影响,继而出现问题)
蛋白质在尿中凝固、凝集就是检查上所说的“管型尿”,管型尿有很多种,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等等,除了透明管型可见于发热、运动后的正常人(也是偶尔才可见,例子很稀罕),通常来说,出现管型尿的情况都提示着有问题。比如说脂肪管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红细胞管型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此外,对于肾脏疾病来说,我们还常常听过“肌酐”这个词语。肌酐也是很有意义的,对肾脏疾病来说,血肌酐、尿肌酐都是表明肾脏功能的一个指标。当血肌酐很高那就说明患者肾脏出现了问题,因为只有当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不行了,才会出现这种状况,体内的毒素废物排泄不出去。不过,肾脏功能很强大,早期肾脏功能受损时,肌酐水平一般仍处在正常范围内。(要知道,有一个肾的人生活都没太大问题,可见肾脏代偿能力的强大。)
除了尿液检查以及普通的肾功检查,影像学的检查(肾脏的X线、CT、超声等,还可以肾血管造影、尿路造影等),还可以对肾脏进行穿刺活检,这些都是检查肾脏出现问题的检查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