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格 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也会关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帮你拿拖鞋,你的鼓励“孩子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议4~5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独立精神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材? 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
(二)习惯(1)习惯培养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父母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孩子习惯培养上取得好的效果。建议父母们在培养孩习惯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儿童,要把儿童放在主人的地位去思考问题。(2)习惯养成要注重第一次。在培养孩子习惯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第一次。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不仅如此,如果某些好习惯已经养成了,父母就不要轻易允诺孩子做改变习惯的事情。一旦有了例外,已经养成的好习惯也有可能被很快丢掉,而不良习惯则迅速形成。(3)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我们常说做事情要按步骤进行,习惯培养同样如此。也就是说,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如果太过急躁,反而可能会“欲速则不达”。(4)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不能泛泛地讲,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样,孩子就有了目标,也就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不同的场合、时间该做什么了。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更要形象、直观、具体地提出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要让要求看得见、摸得着。(5)习惯培养要找好突破口。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不能不分时机地一味唠叨或者强制,而要想点儿聪明的办法。比如,有的父母使用激将法,有的父母使用比较法,有的父母使用体验法,等等。不管什么方法,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要能够真正引导孩子的精神和心。要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用孩子的特长作为突破点。找到突破口以后,父母不要枯燥地说教,而是要把引导和训练结合起来。(6)习惯培养需要必要的训练。一个人的正确行为从哪里来?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正确行为往往来自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经过严格训练,并最终强化成正确的行为。但是,一次偶然的好的行为还不能算是习惯,只有把这些正确的行为不断地进行强化,持之以恒,才能是正确的行为变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这时,好习惯也就形成了。因此,习惯培养中,训练是特别重要的一环。(7)主动与学校沟通配合。培养良好习惯绝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效果,父母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并积极与学校教育配合。这样做,才能达到家校共振,使孩子的好行为真正变成稳定的、自动化的习惯。否则,如果父母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在家一套教育,在学校一套教育,孩子往往会变得在家一个样,在学校里一个样。(8)家庭内部要保持一致性。可以说,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恒心,而且还需要一个系统环境来支持。这个系统环境不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学校和社会,以及家庭内部环境的一致性。家庭内部的一致性,也不仅仅指父母之间的互相配合,还包括整个家族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形成良好习惯。
从心理学讲,习惯是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日积月累而成的。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就要从儿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习惯的培养不是光靠说教就能完成的,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有好习惯的,还是有坏习惯的,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尤其是父母、爷爷奶奶等。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产生影响。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养成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坚持到底。 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他学习不好可能是碰到了困难,孩子需要的是你具体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唠叨或训斥。所以我给天下父母一个忠告:“训子千遍”不如培养孩子的一个好习惯。 习惯培养“五步走” 今天的父母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我发现,问题在于许多父母还是把习惯培养当成了说教,而忽略了习惯培养的根本途径: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换句话说,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会见效。
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孩子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他走向成功。 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在儿童时期,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 儿童时代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当然,儿童的榜样和偶像并非都是名人,更多的是他们的伙伴。因此,父母和教师可以让孩子选择他所喜爱的名人或优秀伙伴做榜样。
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非常明确。比如说《弟子规》里就有很多关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出必告,归必面”,就是要求孩子在离开家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里人打招呼,说明自己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回家之后要告诉家里人“我回来了”。就是这么一个习惯,在古代是中国孩子必备的,但是现在许多家庭却把这个传统丢掉了。这就是因为,现代家长甚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与要求,认为即使拿出老祖宗留下来的规训去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也不会听。 但是,其实只要注重方法,明确的行为规范执行起来就不难了。
第三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初步的习惯,重复90天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举一个例子,孩子洗手就需要训练:不洗手就不能吃东西,只要是吃东西就必须洗手。“吃饭的时候洗手了吗?看看。”你老问孩子,还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习惯了,到以后就不用提醒他了。就如现在我们大人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还要提醒吗?不用嘛,这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我们的研究发现,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持久训练。
第四步——及时评估和适度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引导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地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就是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 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第五步——形成良好的环境,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样会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特点。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父母与孩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培养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说习惯培养不起来,关键是你的观念和方法到不到位。我们的研究发现,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有层次和有重点的,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我建议,幼儿阶段侧重培养生活习惯,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品德习惯,中学阶段侧重培养智慧习惯,特别是养成人生有目标和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及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爱学习儿童智慧学习桌椅一直致力为全球学龄儿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科技温馨、快乐成长的学习环境,结合人体工学的科学设计,全新一代的学习桌椅智能调节系统,能够积极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在生长发育阶段纠正不良坐姿,有效预防驼背、近视、厌学等各种各样的儿童学习问题;同时,爱学习首创的“A+多功能书架”和“魔法收纳盒”两大创新科技,建立起系统的多功能开放式书架和隐藏式多模块化储物空间,能够极大提高培养孩子的归纳整理能力,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您在工作之余放心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学习人体工学的专业设计能够让孩子自然地保持正确姿势和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再不用妈妈们一遍遍提醒孩子坐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