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原材料
氧化钾钠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对于瓷化程度较高、吸水率较低的陶瓷坯体 是离不开含K2O与Na2O的这些原料。引入含K2O(和Na2O)的钾长石及钠钾长石的原料,主要用于降低烧成温度,使之瓷化。钾长石降低坯体烧成温度的作用明显低于钠长石对坯体烧成温度的作用。当然,对钠钾长石来说,钾长石含量较多,拓宽的烧成范围也越宽,而钠长石含量越多,则会趋于减小坯体的烧成范围。无论如何,钾长石和钠钾长石的降低烧成温度与拓宽坯体的烧成范围的双重作用,正是它们成为陶瓷坯体(特别是瓷化坯体)不能缺少的原料的主要优势所在。含钾长石多的陶瓷坯体的抗变形能力大于含钠长石多的陶瓷坯体。
在高温烧成的瓷化陶瓷坯体中主要呈助熔作用,促进生成玻璃相,这有利于陶瓷坯体烧结反应的进行,有利于莫来石的发育与生长,有利于降低陶瓷坯体的吸水率,增大玻璃化程度。这些作用无疑有利于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然而,对比来说,含K2O(包括Na2O)玻璃相本身的机械强度要低于相应含CaO和MgO的玻璃相,无论是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抗冲击强度还是弹性、硬度均不能改变这一对比结果,因此对于相同吸水率的瓷化陶瓷坯体来说,含K2O、Na2O多的陶瓷坯体的机械强度要比含CaO、MgO多的陶瓷坯体的机械强度低一些。
氧化镁钙在陶瓷坯体中的作用 滑石可以用作从陶质到瓷质整个系列的坯体原料,它在陶瓷坯体中的作用主要有: 滑石合理使用→有助于快速烧成,更有利于成型排气,干燥排水 有利于实现低温、快烧 滑石有利于缩短烧成周期 降低坯体的热膨胀系数
在瓷质砖的生产中,为了降低热膨胀系数,除了减少石英等SiO2组份、增加Al2O3组份外,还有增加MgO组份这一办法,而且非常有效。增加陶瓷坯体的耐化学腐蚀性 减少陶瓷坯体的烧成收缩滑石有利于减小陶瓷坯体的烧成收缩。换句话说,在玻璃相较少的陶瓷坯体中,添加滑石有利于减小坯体收缩。需要提醒一下,微晶玻璃和玻璃相较多的瓷质坯体中,加入滑石将增加这一玻璃化的体积收缩,这一点要特别留意,要留意所研制陶瓷坯体的种类、吸水率状况、玻璃相的多少以及各原料组份的比例,才能得到坯体烧成收缩的正确预期。提高陶瓷坯体的机械强度和坯体的白度及减小陶瓷坯体的湿膨胀钙一般以石灰石、硅灰石、白云石、透辉石等矿物为主引入
CaO对坯料的煅烧过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像K2O、Na2O那样有明显的规律性,当然,在坯料中的情况比在单一种矿物中的情况更为复杂些。正常的AL一Si一K2O、Na系统中,例瓷片产品吸水率15%以上,可以加7~9%的CaO、基本不收缩利于产品尺码的控制。普通仿古产品吸水率在3%以上时,可加入2~5%的CaO和少量的MgO。完全烧结的瓷质砖坯料加入CaO烧成范围窄。 坯料中的K2O、Na和MgO的含量直接影响瓷质砖的熔融性能,用量比决定了烧成温度。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更多的陶瓷技术朋友一起学习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