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不足为外人道”却实用的经验

2011年开始连续考了几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也参加过几次培训,都未能如愿。有了前几年的经验和教训,又一边考一边总结,2016年,浙江公务员刚考上。所谓的经验,当然也有教训,主要有几点,这些这样的东西在培训班看来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在实战中却很好用。
方法/步骤
1

第一,关于行测的速度问题,尤其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这两类文字题的选项千万不要全看。什么意思呢?快速看完题目后,开始读选项,千万不要ABCD四个全看。换句话说,当你读完A项,如果觉得正确或基本正确,剩余的选项千万别再看了。以此类推,如果读到C正确,最后一个选项就不要看了。如果前三个选项都不对,最后一个选项也不要看了。也就是说,你最多看三个选项就够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不保险,想把所有选项都看完,再慎重做出选择。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因一,时间根本不够,读选项并思考的时间是很多的;原因二,答案原本是A,往往是越往后读你越拿不准,后面的信息会对前面的第一印象形成干扰。这种做法当然不可能是100%正确,可你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啊!已经考过几次但还没考上的伙伴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3

第三,关于培训班,根据自己的情况,但必须记住一点,报了培训班,应该更忙有更多任务要去完成,因为培训班的老师梳理的多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需要用很多时间把这些理论转化成适合自己的一套体系,切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套培训老师讲的理论况且,听理论用去的时间不少,实战的时间只能挤挤了。当然,面试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报一个培训班,但不必是那种天价、报过、一对一辅导的,普通的,这时只要有一个练习的平台就行了。

4

第四、关于参考书,别再问那本参考书好了,是党校班还是人民日报社版的好,其实,那本参考书都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再好的参考书,只是参考作用,千万不要按照参考书照本宣科去套(这一点和对待培训班的态度类似),那样就成了“尽信书”,反而不如“无书”了。前几年,我试过了好几种版本的参考书,也记了很多笔记,到考试时都用不上,后来发现,翻翻看看,结合自己在实战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形成自己的东西,书到用时就能用。

5

第五,关于真题,要搞题海战术。每周无论如何,就是一天晚上不睡觉,熬通宵也要做一套真题(包括行测和申论),而且做完一套题后,行测最好马上对答案,哪怕只是匆匆对一遍答案,因为实战时的很多思维都是一闪而过,时间长了,当时为什么这样选,这样写都已经很模糊了,效果会大大的折扣。时间实在调不开的话,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的题目要尽早对完答案。光说不练假把式,每个人的经验别人都是很难复制的,至少能复制的部分很少,自己的独特经验都是实战得来的。

6

第六,关于复习的时间利用,把复习融入日常生活中。一点实用的建议是,要把零碎的时间用起来,比如,每天晚上睡前看一两段小评论,睡着前把它背下来,第二天醒来再复习背诵一遍,用时很少,坚持之后效果却很好,不信就试试,反正不会造成什么损失。这一点对在职人员考生可能更有用。再比如,我是考的浙江,数字推理的复习,我都是每天用时几分钟做六七个题,然后走路的时候去想为什么有的规律我看不出来?这一块我没有专门复习,考试的时候,五道题目的规律自己就浮现出来了,毕竟,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比别人灌输给我们的要牢靠很多。再比如,立体图形的复习,画橡皮、时针法等等,能把人搞晕,平常生活中这么多纸盒这么多立体图形,随便找随便拆,真的会有意外惊喜,我拆了几个月,大纸箱、牙膏盒,订书钉小盒都拆过,效果真是不能再好了,真的。

注意事项

手里有不少真题,都是整理后打印的,后面会陆续发布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