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6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一种常用的疑兵之法,重点在“瞒”,以假乱真,以假隐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工具/原料

瞒天过海

方法/步骤
1

来源:“瞒天过海”原意是指瞒着天子唐太宗,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渡过大海。后来引申为采用伪装,制造公开假象,去掉对方的戒备心,暗自行动,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2

计谋引申之一:以假乱真,利用对方弱点,制造假象,以假乱真,达到目的。

3

计谋引申之二:混淆视听,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

4

计谋引申之三:形人而我无形,用计谋使对方暴露企图,而自己却不露形迹,对方有形而自己无形,无往不胜。

5

计谋引申之四:阴奉阳违,暗渡成仓,表面顺从,实则不从,使对方放松警惕,达到目的。

6

实战举例:吕蒙白衣夺荆州      李靖一战破梁王

注意事项

贵在实践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