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3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教育孩子“十說十不說”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是最多的手段之一,语言可以传达正面资讯,也可以传达反面资讯,具有最快捷、最直接等特点。下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列举出一些比较典型的家长在教育、影响孩子时应该常说的话和坚决不应该说的话,这样的话狠多,可以有一百句,可以有一千句,不能一一列举,请家长根据列举出来的话,找到、找出您常说的话,对孩子有益的、应该说的要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不应该说的要立即停止,迈出改善您与孩子关係的第一步。同时,要加大正面培养的力度,经过一段时间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十说”:1、常说类似“爸爸、妈妈狠爱你,你是个好孩子”的话。作用:孩子不能缺少爱,特别是来自家长的爱。常说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时刻感觉到来自家长的爱,家长就象一座大山一样给他们力量,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2、常说类似“学习是一件狠快乐的事情”的话。作用:可以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打上学习是一件狠快乐的事的烙印,让孩子建立起学习是一件狠快乐的事情的认知,促使孩子自觉的去寻找到学习的快乐,学中乐,乐中学。3、常说类似“我相信你一定能独立完成”的话。作用:鼓励、坚定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做事的能力和责任心。4、常说类似“你做的狠好,你行,继续保持,我相信你”的话。作用:鼓励、强化正面认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5、常说类似“你狠聪明,我為你高兴”的话。作用:运用暗示和反復确认的方法,暗示孩子是聪明的,反復确认你狠聪明,靠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是鼓励的一种形式。有资料报导,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两盆花A和B,人们经常对A花说你狠漂亮,我狠喜欢你。对B花说你狠丑,我不喜欢你。三个月后,A花长势茂盛,花开的艳丽。而B花则枯萎死掉了。暗示对植物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对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影响就更大了。6、常说类似“我喜欢你这样做”的话。作用:正面确认。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情时,用这句话鼓励他们,就会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标準,他们就会按著这个标準,照著这个样板去做事情。7、常说类似“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你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你的每一次努力家长都看在眼里”的话。作用:充分肯定,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8、常说类似“你已经长大了,你的问题你自己来决定,你的时间你自己安排”的话。作用: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良好表现。其次是用暗示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暗示孩子你已经是大人了,已经具备了对事物做出合理判断、合理选择的能力,有能力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主性,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比如,孩子问你他是否可以看电视,你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回答,孩子的心中就会引发“我是否该看、看多长时间的”的思考,就会主动承担起决定自己行动的责任。9、常说类似“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的话。作用:可以使孩子认识到人人身上有优点,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优点,建立起学习他人优点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虚心学习、虚心做人的态度。10、要说类似“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的话。作用:当家长错怪了孩子时,不要回避,错了就是错了,不要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家长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但不会有损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使你高大起来,并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十不说”:1、不说类似“学习是一件狠难的事,是狠痛苦的事情,必须刻苦努力”的话。作用: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说学习是一件狠不容易、狠痛苦的事情,需要“头悬樑、锥刺骨”,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学习是多麼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会產生害怕、远离学习的本能反应,一想起学习来,不痛苦也痛苦了,怎麼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种下学习就象游戏一样,他就会象做游戏一样有兴趣对待学习。2、不说类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吗?”的话。作用:一是避免把家长自己的压力传导给了孩子,防止孩子认為如果我不好,家长就没有希望了,多大的压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吗?的疑问句,防止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3、不说类似“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来了,你是没好了”的话。作用:避免一句话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会好了,防止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4、不说类似“小孩子家懂什麼,少问少管” 的话。作用: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5、不说类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麼这麼不要强,一点都不像我”的话。作用:避免给孩子留下家长不爱他们了、嫌弃他们的感觉,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认為自己什麼都赶不上家长,远离家长,使亲子关係恶化。6、不说类似“我说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业就别想玩”的话。作用: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理解不了你是為他们好。即使是理解,他们也希望你能和蔼可亲的与他们说。避免孩子感觉家长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亲子关係遭到破坏,避免孩子觉得你不可亲,更不可敬。7、不说类似“孩子,爸爸、妈妈求你了,你要听话,好好学习”的话。作用:避免把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学习的任务,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生是為家长学习的错觉,促进孩子產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8、不说类似“那来的这麼多好奇心”的话。作用: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避免打击孩子学习、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9、不说类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话。作用:打孩子,还是為孩子好,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错误。避免让孩子產生家长爱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挨打的错觉,防止孩子產生“家长还是不要爱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觉,疏远家长,惧怕家长。10、不说类似“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的什麼都别想”的话。作用: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动都是游戏,学习也是游戏,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样说话无形中把学习从孩子的生活中单独提出来,变成一种非常正经的事,并赋予学习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认知產生一种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学习的错觉,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加大了孩子对学习的恐惧感。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时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锻炼、实践的机会,更谈不上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