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Helsinki Central Station,芬兰语Helsingin prautatieasema)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整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火车站每天上下车的乘客近20万,加之整座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气派建筑,使这里成为了芬兰最繁忙的景点。
屠牛广场(Forum Boarium)是罗马城内最古老的广场,它坐落于卡比托利欧山、帕拉提诺山和阿文提诺山之间,靠近台伯河的平坦地带,这里曾是罗马最主要的港口(Port Tibernius),自古商业繁盛。
高威市被誉为爱尔兰的“文化首都”和“西部之都”,是一座具有艺术气息和波希米亚风情的旅游胜地小城。高威绚丽多彩的酒馆、悦耳动听的音乐、奇特的鹅卵石步道以及迷人的海岸线,令这里成为适合悠闲城市之旅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同时,作为爱尔兰文化、旅游和贸易中心,其现代科技、教育和医疗水平也属国际一流,是公认的最适合年轻人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贝林佐纳是连接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冲,从罗马时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贝林佐纳城堡由耸立在提契诺山谷上方的堡垒群组成,包括15世纪初建造的三个城堡:卡斯特尔格朗德(Castel Grande)、卡斯特罗.蒙特贝罗(Castello di Montebello)、卡斯特罗.萨索.科尔巴洛(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以及周边的城塞,它们仍然保留着1480年当时原来的模样,是阿尔卑斯唯一残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
米兰大教堂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建造过程历时五个世纪。教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据统计共138座,最高的尖塔高达108米,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其中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和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多种风格,外观雄伟华丽,令人眼花缭乱,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被马克吐温称之为“一首用大理石写成的诗歌”。
那不勒斯最早建于公元前600年,旧城称帕拉奥波利,公元前326年被罗马征服后建新城,改名为那不勒斯,成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大帝最喜爱的避寒地;公元六世纪那不勒斯为拜占庭所统治,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痕迹在这里交融结合,使它与意大利其它地方风格迥异。那不勒斯历史中心是建筑上多产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内建筑形式以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最为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