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鱼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名贵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娃娃鱼的人工养殖,但人工养殖的娃娃鱼由于技术不到位常患各种疾病,造成较大的损失。可以娃娃鱼疾病预防在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现将具体娃娃鱼水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症状
1
早期: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
2
后期: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发病原因
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此外,大鲵在越冬期,机体活动明显减少,从水中带来的一些杂物如藻类等很容易沉积在机体上,容易引发水霉菌在上面繁殖,进而侵入大鲵机体。在用药物对大鲵池消毒时,由于药物浓度配制过高,大鲵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如脱皮、体表分泌白色黏液。如高锰酸钾具有腐蚀作用,浓度过高,会造成大鲵体表皮肤的损伤而感染水霉。
防治方法
1
用毛刷等柔软工具清除大鲵体表上寄生的水霉菌,再将池水放干,让大鲵在无水状态下保持30分钟。
2
发现大鲵体表寄生水霉,可用高锰酸钾15ppm的水溶液,用棉球直接轻擦病烂处消毒,反复用3~5次,即可痊愈。对于稚鲵用2%食盐溶液消毒3分钟,每天一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