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防骗技巧
孩子上了小学后,他们的自主力、选择感会越来越强。在家的时间或是在校的时间段里相处的人员默认固定的或是熟悉的。合理的学会社会人群或是有危险的人群,一是保护自己,二是提醒身边的小伙伴。
放假、双休在家默认相处多的是父母、陪伴自己的家长,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基本是稳定的。当与家长一起同行到外面玩耍或是参与互动活动时,不免会遇到不同的社会人员或是一些不非人员,提醒孩子们做到:1.保护家长;2.看护物品;3.重要物品存放;4.紧随一起出行的家长,不随意离开。
在陌生场合遇到有人推荐物品,或是给予相应的求助,要让孩子学会:1.不随意购买物品,再喜欢的物品也要先询问家长;2.不随意离开家长引导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3.不随意给陌生提供携带的通讯设备给陌生人使用;4.遇到坏人或是强行行骗的人员,要学会大喊或是引起更多人关注的动态。
之所以会骗,多数是因为领悟了孩子的喜好、所需、好奇,要让孩子明白:1.陌生人不会随意施舍;2.陌生人不会随意奉献太多人;3.人多的地方事也多;4.强行让自己参与的活动或购物,要学会离场或是引起更多人围观;5.太多便宜的食品、物品要学会多对比再做筛选式购买。
当孩子对于普通行骗有了相应的识别后,他们在生活里会一般的自我保护。但对于一些高招的行骗,给予孩子的建议可以为:1.不理睬式离开;2.不接纳式离场;3.食品类不随意吃不随意嗅;4.免费类东西,先观察他人再选择式参与;5.外出时要学会与人同行,双方协商式进行参与。
孩子是家庭的精髓,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与引导是每一个家庭、家长所需要关注的,当家长没有做到位的也可以让孩子给予建议,这里可以定时与孩子做如下几点互动:1.社会新闻动态;2.校园话题与乐趣;3.个人喜好、家长喜好;4.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理想与技能;5.社会人群划分与职场潜能力。
出行时间段
互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