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少量出血是临产的标记之一,但有时是从生殖器官出血,这有非正常临产的危险,可局部用干净的纱布、脱脂棉、卫生纸垫上止血。
破水。温水样的东西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有的孕妇即便是早期破水,仍能在几周后平安生产,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腰部垫高,不要动腹部,马上去医院。
子宫收缩,这也是早产最早的信号。 怀孕时,子宫通常是松弛的,在怀孕中期,一天当中子宫可能会有3~5次收缩。此时孕妇会感觉肚子硬硬的,但没有疼痛的感觉,一般比较瘦的孕妇感觉明显,这属于生理性宫缩。但如果收缩的次数过于频繁,达到每小时3~4次以上,就不属于生理性的了,要尽快去医院。除了能感受到宫缩,如果有下腹、腰背的酸痛感、下坠感,或者外阴部压迫感,阴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破水等,都要立即就医。
如有两种或超过两种下列早产症状,请及时打电话给保健医生: 1、异常宫缩,频繁规律官缩(每小时超过5次,持续两小时或以上)。 2、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3、背下方隐痛。 4、下腹部和大腿压力增大(盆腔沉重)。 5、肠运动比平常和腹泻时加速。 6、阴道分泌物增加或异常(特别是分泌物呈水状、黏液状,或伴有淡淡的血色)。 7、孕妇感觉身体不对劲。
治疗生殖道感染 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时,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
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 孕晚期最好不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以免碰到腹部;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在孕晚期,须禁止性生活。
保持良好生活状态 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早产关系密切。因此,孕妇要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精神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孕晚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宫腔内向宫颈口的压力。
关注自己的健康 如果孕妇患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症等情况的孕妇,定要遵医嘱,积极做好自己孕期的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尽早就医。
必要时的处理 前次妊娠因子宫颈松弛而早产者,于孕16~20周(在前次早产孕周之前)施行子宫颈环扎术。
防止羊水过多 一听说羊水过少,准妈妈都会担心,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儿畸形。但是羊水过多,容易导致子宫张力过大,也容易早产。 除了妊娠糖尿病、中度贫血以及爱吃甜食、不爱活动的准妈妈可能羊水过多外,胎儿神经管缺陷以及有溶血问题的准妈妈,也容易发生这一问题,所以除了定期围产保健外,一旦准妈妈感觉呼吸困难、乏力、心慌时,要及早到医院做B超查查羊水多少。在排除胎儿畸形等问题后,一旦准妈妈羊水过多,准妈妈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多卧床休息以外,必要时可以在妊娠中晚期时采取抽羊水治疗,减少羊水量,以免造成准妈妈长期呼吸不适,甚至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早产等。
32周后禁性生活、防便秘 妊娠早、中及晚期的前几周,健康的准妈妈还是有权享受性趣的,但到达32周后,请切记禁止性生活。这既是为了防止感染妇科炎症,也是避免腹压过大或刺激太强引起宫缩,进而引发早产。
准妈妈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双胎、多胎等早产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以下方面: 1、营养全面,多喝牛奶,吃动物肝脏等,必要时补充铁、钙等制剂,防止铁、铜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产。 2、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要少做弯腰等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 3、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难诱发早产。 4、左侧卧位,避免宫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