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5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因噪声而致的听力损失,是否可以治愈?

噪声是世界性公害之一,它不仅来自工业和交通噪声,还可以来自刺耳的音乐,戏剧乐器,鞭炮,带响声(响度大)的儿童玩具等。
工具/原料
1

噪声

2

听力

3

预防

方法/步骤
1

面对高强度的噪声,人耳会有什么反应呢?   第一种反应:适应。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在数毫秒内,恢复正常。   第二种反应:暂时性阈移。指耳朵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听阈出现暂时性偏移;是柯替氏器的一种病理性因代谢诱发的疲劳理象;噪声刺激停止后,经过短期的休息,可以恢复原来听力水平。   第三种反应:永久性阈移。指噪声刺激停止后,虽然经过休息,听力仍恢复不全,或留下永久性听力损失;此种情况被称为:噪声性聋。

2

响度多大的噪声对人耳有损害?   噪声强度小于80分贝---绝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永久性听力损伤的风险;   噪声在80-120分贝---可以发生耳蜗损伤,但不同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有明显的差异;   噪声大于120分员---可以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几乎没有个体差异。

3

不同的环境,噪声响度水平不一样:(分贝)窃窃私语---30;安静的办公室---40;平均家庭噪声---50;普通会话---66;繁忙的交通要道---75;喧闹的餐馆---80;平均工厂噪声---85;地铁---90;风钻---100;汽车喇叭---120;爆炸---大于130;火炮射击---140;喷气式飞机---140;火箭发射台---180.

4

美国OSHA公布:每天8小时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最大安全水平为:85分贝。

5

噪声性聋可以分为:急性声损伤,慢性声损伤。它们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急性声损伤的病因,常是骤然发生的强烈爆震或其他突发巨响引起听力下降,也称:爆炸性聋。此类声损伤,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耳鸣,头痛,眩晕等;

6

慢性声损伤的病因,是由于长期在噪声强度大于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所导致听力下降,也称:职业性聋。此类声损伤,还可以出现:耳鸣,头痛,头晕,或/和失眠,多梦,食欲减退,心律不齐,血压上升等全身症状。

7

如何处理噪声性聋?   以预防为主,如控制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隔音耳塞等),定期检查听力等。

8

有报道显示,急性声损伤早期听阈上升常 为暂时性阈移,10天后变成永久性阈移比例逐渐增多;所以,急性声损伤的早期及时治疗很重要。常用药物是:ATP,地塞米松,复方丹参片,维生素B1,B12等。   慢性声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暂时没有特效疗法,为永久性;建议选适合自已的配助听器,辅助聆听。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