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8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包括以下内容:题型特点和趋势解题原则常规主观题特殊主观题细节推断题易混淆题型辨析常规主观题解题步骤与方法特殊主观题型——步骤与方法选项选择原则注意事项
工具/原料

片段阅读题型

方法/步骤
1

题型特点和趋势①主观性题(主要内容、主旨概括、态度观点)②阅读量变大③提问方式灵活

2

解题原则①忠于原文②选择最优(全面具体)

3

常规主观题1.内容概括:          【1】对这段文字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2】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3】对文段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是。。。2.主旨观点:          【1】这段文字意在。。。          【2】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说明。。。          【3】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          【4】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4

特殊主观题1.标题添加:           【1】下列选项作为文段的标题最为恰当的是。。。           【2】最适合作本文段标题的是。。。2.道理启示:          【1】这则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2】这段话启示人们。。。3.承接叙述:         【1】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2】。。。。。。。。。。。。。。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5

细节推断题1.语句理解:          【1】根据这段文字“XXXX”是指。。。          【2】对划线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是。。。2.推导结论:          【1】从上述论述中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细节判断:          【1】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4.文意推断:          【1】根据上述文字,能够推出的是。。。          【2】下列说法不能从文字中推出的是。。。

6

易混淆题型辨析1.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区别:议论文:有结论的议论文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无区别无结论的议论文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是有区别的说明文: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无区别记叙文:寓言故事类——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有区别的散文:内容概括与主旨观点有区别的2.细节判断、推导结论、文意推断区别【1】细节判断:更倾向于与原文一致,原文中的细节内容即为符合原文之内容【2】推导结论:更倾向于从全文推断得出的结论【3】文意推断:更倾向于原文中部分内容进行的推断

7

常规主观题解题步骤与方法1.观察问法,判断题型2.通读文段,筛选主题和关键词3.分析结构,把握重点句子4.同义转述,排除干扰项

8

通读文段,筛选主题(如何读)1.阅读敏感点【1】题材敏感:               ①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②说明文:以说明对象为主。。。               ③记叙文: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记人、记事、写景               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2】主题感敏:①议论文:议论的话题               ②说明文:说明对象               ③记叙文:记述的对象或抽象的道理               ④散文:散文中的“神”——作者的精神态度【3】关键词、句敏感:                     ①关联词语:能够表达观点的词[认为、觉得、预测、推断]                     ②首尾句、过渡句、表达作者观点的评论句或者感叹句【4】结构敏感(句子间关系敏感):结构[转折、因果、并列、递进、顺承、假设、总分句]2.阅读方法【1】精读(以句子为单位,逐句分析)【2】勾画法(勾画关键词)【3】跳读法(时间、年份、书名、地名等略看)3.如何筛选主题【1】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话题(词、词与词的关系)【2】如何判断主题?         ①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         ②关键句汇总的主语和宾语(一般是首尾句)         ③归纳主要对象的共同属性(并列结构)

9

分析结构,把握重点1.结构定义2.方法:【1】联合归纳法——应用于的环境和判定方法           ①应用环境:                       [1]并列结构:句子与句子是并列关系                       [2]解说结构:具体解释说明的句子,前后句子是解释说明的关系                       [3]顺承结构:                       [4]选择结构:          ②判定方法:                       [1]并列结构:也、又、还、同时、同样、与此同时、此外、相反、一方面。。。另一方面、一类是。。。另一类是。。。                       [2]解说结构:就是、那就是、就是说、换句话说、冒号形式                       [3]顺承结构:就、便是、才、又、再、于是、然后、接着、后来、跟着、继而、终于                       [4]选择结构:与其。。。不如。。。、其中。。。其中。。。、非。。。这样。。。       【2】结构两分法——有明显标识           ①应用环境:                       [1]递进结构:句子之间为递进关系,重点是递进后比较重要                       [2]转折结构:句子与句子是转折关系,重点是转折后比较重要                       [3]因果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重点是结果比较重要(正结构),之所以。。。是因为。。。(重点是原因)                       [4]假设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重点是根据段意来判断           ②判定方法:                       [1]递进结构: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                       [2]转折结构:虽然、虽、但是、然而、可是、却                       [3]因果结构: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                       [4]假设结构:如果、假如、假若、假设、倘若、若是、要是、。。。就。。。、那么、则、也       【3】结构两分法——无明显标识            ①总分句群三种情况:总分、分总、总分总              [1]判定“总”一般在首尾标志性词语:认为、觉得、预计、预测、总之、综上所述、可见、看来;                句式:陈述句                句义:非常简洁              [2]判定“分”背景,标志、目前、随着                标志性词语:名言警句、故事                定义:所谓。。。就是。。。                原因:原因是。。。                影响:也是一种标志                例子:出现数字                反面论证:否则              [3]总分句群的行文脉络                1提出观点——并列分论点                2提出观点——说理论证(举例论证)                3内容总概——具体说明(记叙文)                分总句群的行文脉络                问题/背景/现状——引出观点——论据说明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论点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分总句群的行文脉络                提出观点——分析论证——重申观点(重复回顾、升华)       【4】同义转述,排除干扰            ①如何进行同义转述?              [1]重点内容本义的归纳概括(材料提及的答案中必须有提及的)              [2]重点内容相关义和言外之意的归纳概括              [3]归纳文段你共同围绕的话题            ②如何排除干扰项?              [1]错误选项类型:无——无中生有                              偏——偏离主题                              反——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混——混淆时态、情态(肯定与可能)、范围、条件                              过——过于微观、过于笼统              [2]错误选项类型:推——推断过度                              强——强加因果                              绝——绝对化选项(正确率较低)                              偷——偷换概念                              错——错误定性            ③辨析干扰项              [1]主题一致但各有侧重              [2]正面反映与侧面反映              [3]推断不够与推断过度

10

特殊主观题型——步骤与方法1.语句理解题(词句理解题)步骤一:带入原文,定位词句步骤二:依据特点,判断类型        ①修辞类:特点多带引号,有比喻词,比如:冰雪        ②概念类:多为科技性概念及有特殊含义的新鲜事物,比如:转基因作物        ③指代类:特点多为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比如他、它、这个过程、其、那        考查句子类型        ①长难句:特点句子较长,成分较全        ②修辞句:特点以比喻句、排比句为主        ③名言警句:特点是“某人说”步骤三:围绕词句,层层展开        1、词语理解题修辞类、概念类:①结合主题词                        ②分析段落结构,把握段落词句                        ③就近原则(上下句)、独立原则(所选答案具有独立性)        2、句子理解题                     ①提取句子主干                     ②结合主题                     ③分析段落结构,把握材料主旨步骤四:排除干扰,确定答案2.承接叙述题步骤一:通读文段,筛选主题步骤二:分析行文,把握脉络步骤三:结合尾句,排除干扰(最为重要的)①尾句作用:总结上文,承接下文——总结作用②尾句分类:[1]提出一个概念:来源、解释说明            [2]提出一个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3]提出一种现象:产生原因排除干扰选项:①排除前文信息选项,理应在事物发展前沿的②排除本段信息选项,重复出现的,已在文段中出现过的信息,这种如果在后文再出现就重复③排除无关信息选项,无关项:与文段主旨相去甚远的无关的信息3.标题添加题步骤一:阅读材料,确定文体                      ①记叙文:标题是内容的概括                      ②议论文:标题是作者的观点                      ③说明文:标题是说明对象及特征                      ④应用文:内容概括,突出重点信息                      ⑤散文:突出意境和精神步骤二:分析结构,概括主旨            ①形式上短小精悍,特别长的慎重选择            ②内容上紧扣主旨,无主题的不选            ③风格上形象生动,不醒目的慎重选择步骤三:同义转述,筛选答案4.道理启示题步骤一:阅读材料,确定类型                      ①现象型(社会现象、文化现象)                      ②故事型(哲理故事、名人轶事)                      ③感悟型(人生感悟、原理效应)步骤二:挖掘本质哲理,概括主旨步骤三:结合选择技巧,筛选答案             ①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符合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             ③正确选项大多会上升精神层面,有激励人的作用             ④不是对材料内容概括,抽象出来的道理             ⑤题干表达道理的道理很多,较全面、完整的优先选5.细节题步骤和方法步骤一:观察问法,判断题型步骤二:速读选项,勾画标志        ①记忆主体、客体        ②关注设错标志:[1]条件类(前提、基础、决定因素、除非。。。否则、一旦。。。就。。。、只有。。。才。。。)                        [2]判断类(是、否、有、否、不是、未必、不能、没有)                        [3]对比类(更、比。。。、如何、高于、低于、落后于、领先于)                        [4]趋势类(增强、减弱、降低、升高)                        [5]因果类(使得、导致、因此、致使、之所以。。。是因为。。。)                        [6]时态类(目前、由来已久、已经、将、未来)                        [7]情态类(可能、也许、预计、一定)                        [8]程度类(最、很、非常、稍微、显著、特别、居于/落后于首位)                        [9]范围类(大量、很多、全部、都、所有、少数、个别、部分)                        [10]倾向类(赞同、反对、正确、错误、精辟、杂乱无章、可惜的是、遗憾的是)步骤三:比对材料,辨别多错步骤四:排除错误,确定答案——》常见误区☆☆☆☆☆:①只能选内容,不能选观点②选项合大意,即可马上选③字词全对应,不同即不选

11

选项选择原则1.逻辑严谨原则2.重点全面原则3.选择最优原则

12

注意事项1.选词填空语感——每天半小时,填入正确选项去朗读。呼应点:词语、句子、主旨2.片段阅读类型——搞清楚

注意事项

片段阅读有时候考查的也不一定是全文思想,应该根据题型有针对性地去解答。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