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设备、卫生
首先,作为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文件,内部评审文件等等。这方面都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这是评审组考察的重点,必须按照《评审细则》逐条研究。如果自己实在不懂体系这一套,可以找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制定。现在有很多熟悉体系运作的人专门替人做材料这一块,包括你后期的整改,全套负责,虽然找他们需要花钱,但是确实比自己弄要省心不少。
其次,企业设备这一块,你生产什么,就要配备什么样的设备。并且设备一定要齐全,并且都要经过专业部门的检定,认为你这个仪器设备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并贴上检验合格标志。并且评审组会和你要各个仪器设备的鉴定证书,这个鉴定机构会给你出具,要保留好。
再者,食品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化验室,以便进行日常生产的质量监控。这一项是评审组审查的重中之重。实验室的布局、人员资质、检验能力、仪器设备等等,每一项都是至关重要的。有的企业会因为这一项就被彻底否决。所以,这一项也是大部分小企业最为头疼的地方。因为这部分专业性最强,而人员的实际能力最弱。很多企业会找专业的食品检验员来帮忙。但是从长远来看,培养自己专业的化验员是十分有必要的。
还有,卫生条件一定要达到食品生产要求。不仅是车间、生产设备、原辅料储存间的卫生,每个生产员工都要统一着装,注意个人卫生。起码精神面貌上要给人一种对待食品生产的严谨态度,给人一种负责认真的印象。
最后,当然,公关也势必不少的。评审组毕竟是人,是人就有主观的一方面,很可能会因为你没有注意的原因就给你个不合格。所以,做好评审组的招待工作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的企业没有显著的不合格项的情况下,如果你的企业存在很明显又不好整改的失误,就算你公关再好,评审组也不会冒险给你通过的。
总之,做食品行业要做良心企业,真正做质量好技术硬的企业。不能想着蒙混过关,一劳永逸。要知道,今日埋下的隐患日后很可能成为心腹大患,成为影响你成功的巨大障碍。所以,一切要从源头抓起,从源头做好监督管理,把一切做到完美。那么,哪怕以后某个环节出现小的偏离,也能及时地进行纠正,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防不胜防。
从小处抓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