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9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教学目标的表述

(1)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主要应用于知识与能力领域。知识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第一,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再认等。第二,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扩展;提供证据;搜集整理信息等。其行为动词:解释、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估计、推断、搜集、整理。第三,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行为动词:使用、应用、质疑、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证明、评价。能力目标的表现程度(学习水平)及行为动词第一,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教学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有模拟、重复、再现、力争、临摹、测量、尝试、缩写等。第二,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主要有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绘制、测量、尝试、实验等。第三,迁移水平。包括在新情景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环境下适用性等。行为动词: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的表现机会。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运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其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主要有:第一,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知识等。行为动词:经历、感受、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第二,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行为动词:认同、认可、承认、接受、克服、同意;愿意、喜欢、欣赏、称赞、感兴趣;尊重、帮助、爱护、珍惜、拥护;拒绝、反对、蔑视、怀疑、抵制。第三,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