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02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高处不胜寒怎么解释

高处不胜寒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高处不胜寒这句话,下面简单解释这就话的意思。
工具/原料
1

古诗文

2

物理学

方法/步骤
1

1、高处不胜寒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

2

2、高处不胜寒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3

3、高处不胜寒又指物理上的寒冷,也就是山上气温相对于山下偏冷。其原因主要是取决于两大因素:1)高处大气稀薄,导致保温作用差。2)高处大地距离热源远。所谓寒冷,也就是气温低。首先,地球表面覆盖着大气,大气可以保存热量,像衣服一样发挥保温作用。但大气厚薄不一:离地面越近就越厚,也越暖和;离地面越远就越薄,因此越冷。其次,大气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大地辐射(而不是阳光)。高层大气离地面比低层大气远,所以温度更低。两大原因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高处不胜寒。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