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有利环境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动画片或书籍,里面的攻击性强的画面对孩子的影响不小。尽量避开让孩子看这样的攻击性强的动画片或书籍类,哪怕是正义类的攻击暴力也不可,因为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并不明显!有利的环境能够明显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的情况。
二、教育孩子学会谦让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实生活中,总是有父母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尽量的满足孩子。殊不知,一味的做法会让孩子淡化了谦让。自小要教育他们要学会与人分享,懂得谦让。培养他们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游玩相处的时候,和谐的氛围画面。 不要太多干预其相处模式。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
三、对攻击行为“冷处理” 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候,进行“冷处理”在一段时间内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比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适当的冷处理与鼓励亲善行为配合方法使用,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四、正面回应教育 当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大人要及时做出回应,突来的训斥会让孩子更加莫名其妙;要更多的强调平静、温和、正确的教育。表示回应,表示理解,积极安慰,防止孩子情绪变得暴躁,帮助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切不可对孩子的攻击过失有冷漠态度,会让其反感甚至是对立。
五、锻炼其自控能力 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除了给他讲清道理,还要注意锻炼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有融洽行为或是做了好事的时候,要及时的肯定孩子,表扬孩子,适当时候给予物质奖励。强化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观,久之,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必会有所改善。
六、大人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景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大人们正确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一定要尽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良好的榜样,这样可以预防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总之,要解决行为问题,先要解决认知问题。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先要让孩子认识了准则,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除了讲道理外,还要有情境体验。要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培养,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一个基础,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孩子是能过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