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9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寒假充实而快乐

记者:杨老师您好。我是福建东南快报的记者,在新浪博客上看到您的一些文章,就加了您的qq杨永龙:谢谢您的关心和厚爱记者:呵呵,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不知道现在是否方便杨永龙:你说记者:呵呵,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宽泛一些,主要是关于家长如何让孩子过好今年寒假的问题,您能不能大概就这个问题给几点建议:比如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玩乐方面、课外辅导方面以及压岁钱方面的一些建议,让他们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寒假杨永龙:呵呵,我先思考一下你提的问题,再回答你记者:好的。谢谢杨老师杨永龙:寒假寒假,顾名思义寒冬腊月所放的假期。我们知道,假期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成长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既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融洽的结合,也是是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技能培育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认为寒假有以下几个功能需要我们明确:第一是身心的修养和调整。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们的身心担负了一定的压力和疲劳的积累,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孩子安排一段假期,让他们进行身心的放松和调节。比如,平时睡眠不足,现在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睡眠时间来弥补;平时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籍、经典大片、动画片或漫画书刊等等,现在可以让孩子适当阅读和欣赏;平时孩子们没有时间自主的听音乐、做运动,以及与小朋友扯破天地的玩乐和游戏,现在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得到满足;等等等等。记者:谢谢杨老师。杨永龙:第二,孩子有三父母的养育,及生身父母、大自然父母和社会父母的养育,如果说我们在上一条之中讲的是大自然父母养育的话,那么这一条就应该是接受社会父母的养育。社会父母的养育不外乎孩子接触社会,增长课外知识和技能,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治领域翻天覆地,人口和社会结构重新组合的时代,而假期正是孩子接触和了解社会,接受社会父母的养育,培养各项能力的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阶段。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激发孩子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培育。比如,扔孩子参加一些正规志愿者团队、旅游团队的活动;让孩子根据自身年龄和性格特点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打工活动,去到一些贫困山区或农村体验生活等等等第三,承前启后,这就是说还担负着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补缺补差和巩固提高,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孕育和准备,所以在孩子适度放松自主活动的同时,父母要督促孩子安排好每天两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寒假作业;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留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点,进行集中弥补和攻破,争取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更好的基础和起点。记者:再次谢谢杨老师杨永龙:最后,通过过大年的辞旧迎新,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生活的以及自我人生的设计,进而引导孩子明确“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启发孩子迈好新年的第一步把握好自己关键的黄金时段,创造和创设人生的辉煌;通过祈福、祝福等各种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人类命运、关心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向往幸福,热爱生命,敬畏大自然,享受人生;通过拜年、团聚活动,继承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传统和美德等等。关于压岁钱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来历及掌故。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既然这个传说是怕孩子变傻而成为“压岁钱”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压岁钱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呢?傻是不是胡花乱遭。聪明是什么呢?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通过学习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认识到压岁钱的内在意义,感谢和感恩长辈的关心和关爱;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学会理财等等。我所能谈的也就这么多了,请您批评赐正记者:呵呵,杨老师的建议已经非常全面了,十分感谢玩要玩得痛快,学习也不能落下寒假怎么过?专家来支招日期:[2012年1月17日] 版次: B6-- 博学堂 --眼下,榕城大多数中小学校都已进入寒假,对于假期,很多学生既期待又茫然,一些家长也对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无所适从,真可谓是“乐坏小的,愁坏大的”。记者了解到,榕城的家长中,有选择各种培训班给孩子充电的、有听之任之的,也有带出去一起旅游的。面临近1个月的寒假“教育真空期”,孩子的生活应该如何规划?日前,记者就如何引导孩子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寒假采访了教育专家、心理辅导专家杨永龙。杨老师指出,假期生活,既不应该绷紧弦,盲目补习,也不应该无节制、无目的,“混”字当头。寒假怎么过,家长不妨从娱乐、学习、成长几方面着手。娱乐:孩子在寒假里不能不玩,只要是适合他们的游戏,就应该让他们尽情地玩,这是孩子的心理需要,做父母的应该给予满足,而不应该硬性地压制。杨老师说,寒假对孩子最重要的是身心的修养和调整。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们的身心担负了一定的压力和疲劳的积累,杨老师建议,寒假这段时间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是要给孩子安排一段假期,让他们进行身心的放松和调节。比如,平时睡眠不足,现在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睡眠时间来弥补;平时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籍、经典大片、动画片或漫画书刊等等,现在可以让孩子适当阅读和欣赏;平时孩子们没有时间自主地听音乐、做运动,以及与小朋友扯破天地地玩乐和游戏,现在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得到满足。学习: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学习时间当然,在寒假中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本职工作——学习。杨老师表示,寒假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寒假这段时间孩子也担负着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补缺补差和巩固提高,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孕育和准备。他提醒家长,要及时督促孩子及时完成寒假作业,毕竟如果完全不碰书和作业,一开学孩子肯定不能很好适应,白白错过起步的最佳时机。他建议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量化”每天的安排,为孩子规划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寒假。在孩子适度放松自主活动的同时,要督促孩子安排好每天两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寒假作业;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留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点,进行集中弥补和攻克,争取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更好的基础和起点。成长:学习传统习俗让孩子更懂事在学习和娱乐之余,杨老师表示,家长可以利用寒假和春节这段时间让孩子成长起来。首先,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增长课外知识和技能,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口和社会结构重新组合的时代,而假期正是孩子接触和了解社会,接受社会父母的养育,培养各项能力的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阶段。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激发孩子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培育。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正规志愿者团队、旅游团队的活动;让孩子根据自身年龄和性格特点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打工活动,也可以带孩子去乡下体验生活。此外,通过过大年的辞旧迎新,家长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人生的设计,进而引导孩子明确“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启发孩子迈好新年的第一步,把握好自己关键的黄金时段,创造和建设人生的辉煌;通过祈福、祝福等各种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追求真善美,向往幸福,热爱生命,敬畏大自然,享受人生;通过拜年、团聚活动,让孩子学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中华传统美德。(本报记者林超连)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