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回顾起来,在育儿这条路上,中国人走了很多弯路,既有之前的教条学习老祖宗的不打不成才的传统观念,到后来不加辨别全盘西化的给孩子自由,到了现在,导致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不知所措。那么我们到底哪出了问题呢,孩子应该怎么去教育呢?一、杜绝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树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千差万别的人呢,即使是双胞胎也总有不同的差异性存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孩子的个体化差异,不要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就比如说识字,有些孩子可能语言识字能力发展比较早,那么肯定这方面就表现稍好一些,但是这不代表别的孩子都比他差,而是认知发展的早晚而已。二、注重发展孩子的个性,减少不客观的外部施压。其实每个孩子身上,只要你仔细观察都有无可比拟的闪光点,被你说成是生性懦弱 不爱说话的孩子,未来可能会是一个改变我们生活的科学家;被你认为是有多动症,管不了的孩子,未来则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刘翔。但是关键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了没有成为他们本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成人很多不合理的甚至是武断的施压造成的。比如孩子好端端坐在那里摆弄着一件物品,其实他脑海当中可能是在构思,是在思索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家长生硬的把他抱起来,去做别的事情,这其实就是造成了孩子创造意识的中断,他本来可能形成的完整的创造性思路被你打断,他本来能够培养出来的创造性意识被我们成人一次次强迫性的打断,而荡然无存。想起方仲永,大家应该还有印象,最后“泯然众人矣”,这正是千千万万个我们自己孩子的缩影。三、创造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孩子的发展不可能是突然的变化,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要摒弃一切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错误观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他喜欢什么,他在哪一方面有优势,我们就应该努力在这一方面去给孩子创造尽可能优越的环境,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的成长是自然的 自动的 自发的,而不是被迫的。总之,希望以上三点能给各位父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心孩子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俯下身子去研究,去探索,真正做到和孩子一块快乐的成长。
下一篇:教孩子识字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