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骨痛在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是首发和突出的临床表现,因骨髓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破骨细胞,造成骨质疏松,溶骨病变。骨痛常见于腰骶、胸背部,早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骨质疏松有关,程度不重,可自发暂时缓解,最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小球滤过并沉积于肾小管内,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加之高血钙、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以及骨髓瘤细胞浸润肾脏等,肾脏损害和肾功能障碍常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并发症及早期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约半数患者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而被误诊为肾脏疾病。
由于骨髓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正常的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以及肾功能损害,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纳差、头晕等贫血症状首发常被误诊为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血小板减少,以及大量免疫球蛋白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易引起出血,从而误诊为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由于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减少,B、T淋巴发育缺陷导致免疫缺陷,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反复感染,特别容易发生老年肺炎及呼吸、泌尿系统疾病而误诊。
多合并高粘滞血症,导致微循环障碍、贫血及瘤细胞的浸润,特别是瘤细胞分泌的大量轻链沉淀于心肌或中枢神经系统中导致的淀粉样变性,常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
【休息】一般病人可适当活动,过度限制身体能促进病人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但是绝不可以有剧烈活动,应避免负载过重,防止跌、碰伤,视具体情况使用腰围、夹板,但要防止由此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如病人因久病消耗,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合并症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有骨质破坏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引起病变。
【为防止病理性骨折】应给病人睡硬板床,忌用弹性床。保持病人有舒适的卧位,避免受伤,特别是坠床受伤。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尿量尽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对肢体活动不便的老年卧床病人 应定时协助翻身,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骨折。受压处皮肤应给予温热毛巾按摩或理疗,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褥疮发生。
【口腔护理】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因代谢物积累过多,部分废物进呼吸道排出而产生口臭,影响病人食欲,应做好口腔护理,并给予0.05%洗必泰液和4%碳酸氢钠液交替漱口,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
【疼痛护理】随着病情进展,骨痛症状可能难以缓解,骨痛程度轻重不一,主要发生于富含红骨髓的骨骼,如肋骨、胸骨等。神经根可因受压而出现神经痛。要关心体贴病人,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尤其对病人因身体活动时引起的疼痛,应密切观察,细心护理。按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止痛药,必要时可给予杜冷丁、吗啡等镇痛药。也可进行局部放射治疗,以减轻症状。神经性疼痛的病人可给予相应的局部封闭或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