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8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成品车内饰批量化改装样车开发流程

直入主题,对于成品车的批量化改装不同于整车的产品设计,不同于单件非标准化的改装,其难度在于独立生产的配件与原厂件之间的衔接。由于缺乏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技术支持,试生产的样件难免在与原厂件的配合上有干涉和无法固定等问题,所以调试是难免的,对于单件非标准化的改装而言,调试的结果是成品,但对于批量化改装而言,调试得到的结果应为合格样品,也就是说最终调试完成后,确认安装无误,再拆下来记录其尺寸形状等信息,以供批量化生产使用,而非急于一时的成就感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汽车内饰批量化改装标准流程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便可将“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样车展示”、“批量生产”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流程掌握在手里,按照流程,顺序进行,只有到生产线落实的那一天,决策者才会意识到规范化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效率的显著提升!下面开始介绍改装厂批量化生产流程中的第一步,开发新产品的主要流程:
工具/原料

方法/步骤
1

一、市场定位:用途(商用待客、老板自用、商务休闲、家庭自用等)功能(影院功能、会议室功能、卧室功能等)设备(咖啡机、导航、折叠桌、控制屏等)装饰风格(奢华、淡雅、科技、文艺)

2

二、手绘草图整体轮廓(用以表现物品的摆放位置,控制机构的位置,为电路布置提供参考)细节描写(吧台形状,棚顶的装饰,所有灯带的位置)备注标注(对于草图无法详细表达的细节可用备注标注的形式记录下来)

3

三、实车测量限定所有可供改动的空间(对拆卸后的车壳进行测量,确定车内可供改装的空间范围)座椅、吧台总成、中央扶手等大型改装件尽量利用原车固定位,以保证牢固程度和安全。需要注意原车所有突出部位,如有必要需在图纸中特殊标明,包括类似备胎拆卸螺丝位等需要预留的空间都应标记出来。

4

四、三维图制作参照草图,必须完全按照适合实际测量的车内尺寸进行设计,对改装设计中的内饰进行80%以上部件的电子装配,各部件分块制图后进行装配,模拟实际装配的效果,实在难以进行电子装配的部件要保证与其配合的部件预留加工误差,以免出现干涉。利用渲染软件导出效果图,预先查看设计结果的仿真效果,如有需要,则修改三维模型在制图期间开始采购已确定使用的成品件,实测尺寸,制作三维模型进行电子装配※所有部件和装配模型完成后,进行包覆方式和组装固定方式的讨论,根据讨论结果,统一修正包覆件的尺寸,对皮子厚度,固定方式等问题造成的尺寸偏差进行细微调整※

5

五、将图纸及屏幕上的方案投入试生产先试制作各总成外围轮廓,由三维模型导出二维工程图,利用数控设备进行生产,如果有任何细节问题导致装配时部件间相互干涉或相合不严,则修改三维模型重新生产,直到合适为止在确认各总成相互之间的过渡和连接准确无误,并找好固定方式后:再对各总成内部细节进行精细的修饰和制作,这样便可避免大批量废件的产生和无意义的返工(这是试生产的关键,能否节约成本就体现在这里)。 通俗来讲,也就是按照“先大框,后细节”的方式来确定电脑中三维模型的数据,能与实际待改车型上的原厂件完美连接,若不能连接,则放弃试生产的样件,修改三维模型再次生产,直到完全合适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如此试生产的目的并非得到一辆改装好的车,而是得到可以实现批量化改装的三围模型,来对一批几十辆甚至几百辆车进行相同风格的改装。

6

在试生产的过程中应总结以下问题:1、             哪些件可以自主生产(找出自主生产过程中最节约成本的生产方式)2、             哪些件暂时不能,但日后可能会自主生产(尽快实现自主生产,缩短生产周期)3、             哪些件必须采购,是否有稳定的采购渠道和货源的一致性(若无稳定渠道,则放弃使用)4、             员工在装配过程中总结各部件间的安装技巧和经验,记录成册,日后形成标准的培训手册5、             ※找到一条方便所有总成定位和装配的基准线该基准线应具备以下条件:(1)        容易在车上找到(2)        标出后线条明显(3)        所有改装车的基准线必须完全重合

注意事项

欢迎批评指正、交流讨论,如业内人士有意深入探讨,请关注此账号或发私信交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