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营销能力的竞争,而这些营销变革和营销创新的基础必定是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开拓创新营销思想。比如,在围棋中,定势是相当重要的,不懂定势不用定势会被认为不专业,也可能被同行唾弃,也必定将输给对手。在市场营销中,思维定势却可能害死人,做死一个品牌。而营销人打破定势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彼得.德鲁克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一家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创新和营销。'对于企业经营来讲,这两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创新和营销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战略,是我们必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理解、开展、落实创新和营销,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焦点为题。遗憾的是,当前不少企业最薄弱的是营销,最差的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毛毛虫故事告诉我们“盲从害死人”,不逃离思维惯性而进行创新就死亡。 有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做创新营销很有启发:角马长得像牛,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水量充足,广阔的草原上一片勃勃生机,一群群角马在绿草丛中自由地生活。但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水源和新鲜草料,角马就不得不离开这里了。它们聚集起来,成群结队地迁徙,每天要走48公里,一共行走数千公里。每次迁徙,角马群都要渡过一条让它们闻风丧胆的马拉河。这条马拉河,位于肯尼亚。河中,有两种动物是角马的杀手。一种是世上最大最凶残的尼罗鳄,一种是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每当角马群渡河时,马拉河上都会上演一连幕惊心动魄的厮杀与逃奔场景,那股狂野、惊险和悲壮,会久久回荡在马拉河上。 为了生存,角马群不得不一次次迁徙,而一次次迁徙就不得不渡过马拉河。渡一次马拉河,那惨烈的场面就会深刻印在幸存的角马脑中,永不忘却。当渡过两次、三次马拉河后,角马的脑中就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渡河是必须的,群体中的一些角马被尼罗鳄和河马猎杀也是必然的。角马的这种认识深化后,就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它们会聚集更多的角马去渡河,因为数量越多,相对死亡率也就越低。它们还会把幼小的角马放在中间,这样它们会更安全些。思维定势也有坏处,这坏处是什么? 话说有一年10月,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个别宽阔地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这种罕见情况,几十年也难得一见。一大群角马来到马拉河边,几头年幼的角马发现不远处河水很浅,那儿一头尼罗鳄和河马也没有。于是,不少年幼的角马聚集过去,准备从那里过河。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几十头年老角马过来驱赶那些年幼的角马回到原处,不允许它们从较浅处过河。另外的角马们注视着这个举动,没有一头出来阻止。接着,角马群开始过河。后果可想而知,惨剧又重演。角马明明知道水深的地方有凶恶的尼罗鳄和河马,为什么不从较浅且没有尼罗鳄和河马的地方过河,而是依然选择以前的路线呢?这就是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结果。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年老角马,它们觉得一部分角马被猎杀是必然的,从老路线走要放心些,所以年老角马才有此举动。它们原本想保护幼小角马,结果反而抛弃了“上天恩赐”,让灾祸再次发生。 规范的行为方式锻造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思想的价值认可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同时还有绝大部分操作手法、运作方式、行销手段基本上都是按照套路出牌,按游戏规则办事。这就如同人类的习惯一样,企业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借用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句话,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一把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谭小芳老师认为: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有时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前人怎么做的、政策允许的、行业的游戏规则等等。比如前两年就有景区模仿天门山的飞机飞越天门洞的策划案例,在自家景区来了个飞机飞越XX湖——效果很一般:媒体不关注、游客不买单;迷失在自己的惯用套路和行业人的惯性招数上。跟着人家的套路走可以成长、照搬人家的做法可以生存,但想快速成长和突破就得创新,必须打破惯性思维。
上一篇: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下一篇:家常系蛋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