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8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孩子常见的几种情绪,父母应该早知道

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由于在心理和身体上的急剧变化,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的情绪表现方式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常见的情绪,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方法/步骤
1

惧怕害怕在生命早期是一个感觉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在2-4岁的儿童期表现最为明显,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怕的内容却不一样,一两岁时更多的是怕陌生人;两岁半左右,主要怕大的声音,小动物,医生看病;在大一点会怕黑暗等。害怕并不是一件坏事,一个完全不怕任何东西的孩子,往往会碰到危险的情况不知道躲避。但是害怕太多也不好,会让别人以为孩子胆小懦弱。当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下,思维会受到抑制,产生胆怯心理,造成孩子退缩和逃避,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家长要及时读懂孩子害怕的原因,哪怕他害怕的原因很“不合理”,家长也不能取笑他,更不能一味的说这个是没事的。而是要承认孩子 害怕的事情或东西的真实性,有些东西可以直接表演给他看,帮助孩子走出害怕境地的起始点。而有些东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体验。当发现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大大表扬,增强他的勇气和信心。

2

愤怒 发脾气愤怒往往是指愿望不能被实现或为某种行为受到限制时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从心理学上讲,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一种变相求助信号,只能通过最熟悉的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注意。愤怒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如果孩子长期有这样的情绪,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会损害人际关系,甚至是孩子以后的事业发展。但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当孩子遇到愤怒的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做几次深呼吸或到外面慢跑几个圈,让身体上的感觉抵消消极感情。

3

嫉妒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嫉妒的心理,适量的嫉妒心有利于孩子的进步,但是过量的嫉妒会给别人或者自己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通常嫉妒心重的孩子一般都比较短视,只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正视自己的缺点,接纳别人比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