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之后怎么处理的问题有点宽泛,在案件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这里有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监察机关办案程序的问题,在法律上又有民事、行政、违纪和刑事案件之分。下面以公安立案为主,兼顾监察部门的规定,向大家介绍一下立案怎么处理的问题。
工具/原料
1
法律
2
程序
方法/步骤
1
知道立案的法律意义。立案机关对于投诉、控告、检举、报案的线索审查,认为行为人可能构成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并且属于自己管辖,按照法定的程序,开展进一步工作的依据。
2
公安机关对于刑事犯罪,立案之后可以采取讯问嫌疑人、冻结涉案财产的侦查手段。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立案,也可以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手段。监察部门立案后,也有权采取相关调查措施。
4
采取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后,侦查机关会在法定的时间内,根据取得的证据情况对涉案嫌疑人作出相应的处理。嫌疑人没有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撤销案件。对于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5
调查证实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属于违规操作或者违反纪律的,移交纪委、监察机关处理。对于监察机关、纪委自己办理的案件,可以直接给予纪律处分。
6
证据显示嫌疑人有违法行为,但够不上犯罪的给予行政处罚。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可以移交有管辖权的单位进行处罚。
7
经过侦查和调查,证明嫌疑人或者调查对象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将犯罪嫌疑人连同案件材料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注意事项
1
个人学习体会,仅供参考;
2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审批系统的功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