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2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现代仿古玉辨伪与鉴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诸多省份出现了假古董制造的高潮,假古玉制造又是首当其冲。在目前的现代生产技术面前,仿古玉的仿真程度是非常高的。按照古玉器如式仿制,这一方式自古有之。故宫存有一些清代仿古玉,仿制品与原件存于同一匣内,尺寸、样式、工艺非常接近。那么如何鉴别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
方法/步骤
1

拼接是各类仿古器物中都采用的方法。把不同器物的局部凑到一起,组成新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细看时,看到哪一个局部,都使人觉得对,但整体风格不伦不类,有时还会出现将不同时代风格的作品拼到一起的现象。

2

想象这类作品略有一点古器的意味,但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造型奇特,工艺颇为古朴,使人感到不知为何物,不知为何用。工艺颇为古朴,使人感到不知为何物,不知为何用。而出售者又能编造出很多故事,鉴玉者遇到这类作品时往往尤需注意。

3

模糊这是古玉做旧的一种方法,把玉器表面纹饰做的模模糊糊,细部纹饰似有似无,很像古玉受蚀的样子,这类作品上往往出现不该模糊的纹饰反而模糊不清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仿古璧、璜,上面的谷纹模糊,是人为而致。事实上,古玉器中纹饰模糊的作品是有的,但数量很少,模糊纹分布得又很合理,鉴别时需注意。

4

披纹即在一般的器物上加饰古代纹饰,如在方形印色盒上加上战国勾云纹、蟠螭纹等。因而在识别古玉时不仅要看纹饰,还要看造型,求得纹饰及造型的统一。

5

重色仿古玉做旧时,一般都进行人工染色。许多作品带有重色,最常见的为黑漆古、枣皮红及石灰沁。黑漆古整体为黑褐色;枣皮红整体为红褐色,色厚重而不见玉材本色;石灰沁为白色,作伪者或器物表面烧成斑驳状,斑坑中施色,或于器物表面烧出一层,白而微透,或于玉上制出一块一块若石灰膏,或呈斑片状。

6

特型体积超大或较常见作品构图复杂,有很强的特殊感。另外,作品样式若同已知图录上玉器相同,或某些铜器、陶瓷作品局部相同时,就要认真分析这件作品是否采用了移植方式进行造型设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