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91今日阅读:67今日分享:39

对话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

我们的教学向来就被认为是传递知识的事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也被约定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这实在是对教学价值与教学功能的贬抑和误解。教学虽然与“知识”问题密切相关,教学虽然负载了传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所谓的“双基”训练,而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下教学的使命,是恢复被遗忘了的教学价值,在传递基础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态度的教学,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工具/原料
1

对话式教学

2

走向“发现式教学”

方法/步骤
1

对话式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应该重新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并形成相关的教学策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需要向“对话式教学”转换,并引导学生从被教师询问到主动发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探究。      “对话式教学”就是不断的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释,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搜寻解题的策略。典型的“对话式教学”是由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      注重的是受教育者思维能力的启发。采用问答的方式,以对话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思维。不向学生直接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深入一层,继续提出问题,直至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不得不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寻求正确的结论,以便获得知识,发现真理。      在对话式教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提问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课堂中的提问,在大部分教师看来,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不至于跑神,其实提问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

2

走向“发现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与“独白式教学”相比,它虽然可能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但“对话”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交往,而且学生很少有“发问”的权力和机会,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思考和判断。若指望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有用的教学策略可能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答案,进一步走向“发现教学”。      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要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不仅会解决所给的问题,而且还要自己发现新问题;不仅掌握知识,还要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总之,发现学习使得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着眼于学习过程的本身而不是学习的产物或成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提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