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70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高分秘诀

又是一年秋风起,一年一度的国考再次引众多考生竞折腰。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玩转数据、言语理解表达中咬文嚼字、在图形推理的点线角面素中纵横捭阖、在逻辑判断中寻找灵感的缪斯女神,但面对囊括大千世界的常识判断,很多考生却往往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华图网校公职部结合近三年国考常识判断的特点为广大考生进行相关解析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备考方案。
工具/原料
1

考生一名

2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真题

步骤/方法
1

通过对近三年国考常识判断的大纲及出题特点分析,可以看到,近年来国考常识判断的相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从试题顺序上来说(见下表),常识判断模块近三年来不断调整,由2008年的文理交叉到2009年从文到理过渡,再到2010年重新回归文理交叉。模块顺序不断调整,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文理科考生答题效率上的平衡,同时又对具有特殊能力倾向的考生提出了惊醒,考生可在大纲出来时留意一下各模块的顺序,依自己的做题偏好和能力倾向选择不同的顺序作答。

3

2.在国考常识判断的出题范围方面(如下表的大纲表述变化),从2008主要考察法律知识到2009年涵盖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到2010年各方面知识考察的平衡,考察范围愈来愈广。

4

3.从出题内容的难度选择上来看,国考出题的趋向是从常识的出题角度考虑,它涉及内容多不会太过生僻或专业,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现象或原理。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一下生活,多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问一个为什么,如2010年国考中对血型的考察等。 另一方面,其考察的也多为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如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的题目涉及到四书是哪四书、子时对应现在的几点至几点、文景之治出现在那个朝代以及楷体、小篆等汉字的形体演变等;法律类主要有行政赔偿、无过错责任及紧急避险等各个法律部分的基本知识。对于考试中相关的地理、生物等知识也多是初高中课本的基本内容。 因此考生在备考中怀着轻松地心态、带着好奇心情对各门类知识提纲挈领式地进行了解即可,不需要辛苦记忆,更不用进行专业性探究。

5

4.从出题类型方面考量,国考的常识判断主要为单选。在具体题目设置上,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一类题型是给出一个事件或现象,解释原因或选出正确选项,往往只涉及一个知识点的考察,如2010年国考的126题: 126.“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 《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 《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 《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如另一类给出一个范围或区域,下面列出四个选项,直接问哪个选项正确或不正确,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类别的多个知识点,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2010年国考的123题: 123、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 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 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 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6

5.具体到常识判断的作答方面,以去年为例,由于其涉及到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各个领域林林总总的知识,并要求在10分钟内答完25题,因此极为考验考生知识的广度、答题的速度和判断的准度。

注意事项

常识是申论写作的基础,是做好面试综合分析类题目的前提,如果能在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敏锐的判断性思维和迫切渴求知识的习惯,甚至足以一直影响到考生整个人生和总的未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