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3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理财的第一步——撬开观念的枷锁

生活中处处都有善意的提醒,可惜我们总更加倾向于自己所想的。昨天去表姐家给外甥女送生日礼物,谈到存钱的问题。我建议他们把钱存到活期通里,可是一听到是基金,不由分说,他们表示坚决不行,后来我就闭嘴然后转移话题了。他们家收入不错,每个月总能攒个6000左右(姐夫在他爸爸的家具店工作,每个月工资不固定,但都会在1万左右),但全部被存到银行一年期里面了。。唯一庆幸的是姐姐还知道存定期,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或者更贴切的来说不是最优选择)。一些事情明明存在,可是我们却没看见、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思维定势,直白说就是“我以为”。我以为这件事是这样的,我以为那件事是那样的。就像我姐姐跟姐夫就以为只要是基金都风险无比。我的身上也缺少一探究竟的劲头。在她理财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在慢慢学习“深究”的本领。原本觉得很生疏很深奥的概念,其实耐心地把姐妹们的笔记看下去,再去博大精深的网络里搜索一下补充资料,立刻就会变得熟悉而立体,成就感满满当当的。我在想,其实一件事情之所以会发生不同的结局,关键在我们的观念千差万别。 对过去的自检(希望大家都来分享啦)1、我总是为自己花钱找借口,而且每次缺什么东西都只希望用更好的或者我能承受起的范围内最好的那一个来做补充,美其名曰女生要对自己更好一点。比如牙膏,皓乐齿其实并没有那么有效,虽然感觉确实不错,但30多块钱100g的牙膏,很明显不合理。2、在特殊时期,比如偶尔的外出、考试期间、生理期、心情沮丧或者异常开心的时候,购物欲会膨胀,总会自我安慰花钱补偿(或者犒赏)自己,而且是没有预算没有节制的。也许很多姐妹会觉得,这一条可以被理解,但是胡乱的吃喝玩之后并弥补不了自己的心情,合理的规划才是最需要的。就像不乖的梦想储蓄罐,有节制有计划的给自己补充或者犒赏,感觉一定会更加棒!3、对待意外的钱财特别不在乎,心里想着法的花出去,而且丝毫不心疼。比如我卖优惠券挣来的那笔钱,早就不知道进到谁的腰包了。。。很多彩民中大奖后最终贫困潦倒也是因为这种心态。对于真的会规划会理财的人来说,任何一笔钱,对,就是任何一笔钱都是需要给予一样的重视!4、没有keeplearning的态度。说半途而废这个太武断也不准确,但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觉得自己知道比以前多很多,然后就懈怠了的时候。5、很多时候,我往往会高估自己在一年内能做的事情,却低估自己在十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我总是“孜孜不倦”的制定自己的半年计划、一年计划,写满了几乎所有我想要完成的事情,看着目标清单我都会很有成就感的笑出声来,然后等着这一次的“三分钟热度”消退后,计划也不翼而飞了。我很喜欢李欣频关于梦想的态度(她的有些观点个人觉得有些虚无),但是她会为自己10年20年画一个大的轮廓,然后一点点向着现在逼近,把如何实现大目标的小计划一点点添加到计划表里,直到可以清楚看到当下最需要做什么。对未来的态度只有改变我们的观念,才能改变我们的财务状况!responsibility(责任)=response(回答)+ability(能力),责任意味着用能力来回答~!1、我认为买下任何一种漂亮但不实用的东西都是可恶的行为。关于巴神住老房子开老爷车的报道有太多了,我看过他的自传,厚厚的一本可能并不能概括最真实的他,但是他对赚钱的爱好和对生活需求的恬淡不可置否的成为最终获得巨额财富的精神源泉。抵制非理性消费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女生而言,折扣和外观是最容易诱使我们打开钱包的罪魁祸首,买东西前请务必默念我是否需要。2、我渴望存钱,存下的每一笔钱都将是我快乐。存下的钱就好比是可以下蛋的鹅,我们的挥霍就好比是亲手屠杀为我们辛苦工作辛苦产蛋的鹅。钱永远跟时间脱离不开关系,每一笔随心浪费的钱,都不仅仅只是她当下的价值。3、我不再轻视任意一笔额外收入,我把她们当做最珍贵的礼物,把她们统统纳入收入,并利用她们加速资金的积累。4、不断学习。读书永远都不是一件可以急功近利的事情,数量多不代表什么,能记得住书名也不代表什么。知识是可以被内化的。我有一个感触,虽然我读的书也不那么多,但是忘记书名、忘记内容、重读时发现好多从前没注意到的地方等等这种现象特别多,后来我明白了,其实知识和观念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她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进到你的脑子和身体里,忘记不可怕,更不能成为不读书的借口。5、扩大自己的可控范围。离开舒适区(熟悉区),把问题当做成长的机会,深究弄明白,并且记住可以有效规避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扩大可控范围。比如,我下一步要好好弄清楚保险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我的软肋,认真把姐妹们关于保险的笔记搜出来看,再去博大精深网络世界获取我需要的知识,深究弄明白,记住可以避免受到损失的办法(也可能会出现失误,那么我就深深的记住教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