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成功之后的处理(即bMap.open({params},callback(ret, err))的callback部分) 3.1 设置是否要在地图上显示当前位置 bMap.showUserLocation({...});复制代码 参数是:isShow,trackingMode。 3.2 trackingMode有三种模式: none //标准模式 follow //跟踪模式 compass //罗盘模式 注:Android系统如果为follow和compass模式,此时往地图中添加图层(大头针,布告牌等…)地图会自动移到定位信息那里。模式为none没有这种情况。因此建议使用none模式 3.3 开始定位 bMap.startLocation({params}, callback(ret, err))复制代码 3.4 params部分 accuracy,精度(取值范围:10m,100m,1km,3km);filter,位置更新所需最小距离(单位米);autoStop,获取到位置信息后是否自动停止定位 3.5 callback部分 ret成功消息,err失败消息,类型是JSON
搜索周围的信息 5.1 根据单个关键字在指定圆圈区域内搜索兴趣点 bMap.searchNearBy({params}, callback(ret, err))复制代码 5.2 params部分 key, lon, lat, radius(指定的区域半径,单位为m) 5.3 callback部分 ret成功消息,err失败消息,类型是JSON
搜索成功之后的处理 ret: 类型:JSON对象 内部字段: { status: //是否查找成功 totalNum: //本次搜索的总结果数 currNum: //当前页的结果数 totalPage: //本次搜索的总页数 pageIndex: //当前页的索引 resultArray: //返回搜索结果列表,是一个数组 内部字段: [{ lon: //当前内容的经度 lat: //当前内容的纬度 name: //名称 uid: //id addr: //地址 city: //所在城市 phone: //电话号码 postCode: //邮编 poiType: //POI类型,0:普通点 1:公交站 2:公交线路 3:地铁站 4:地铁线路 }] }
在地图上添加大头针 bMap.addAnnotations({params},callback(ret,err){});复制代码 7.1 params字段 annoArray:数组[{id,lon,lat,title,subTitle,img,showBubble}] pinImg:字符串,自定义的大头针图片,若不传则显示默认红色大头针 7.2 callback部分 ret,JSON对象 经测试包括以下几项:cbBubbleID,pinId,bubbleID,bubbleId,均为pinId;eventType为pin
移除指定id的大头针或布告牌 removeAnnotations({params})复制代码 注意,addAnnotations的时候使用的是大头针具体信息的数组,而删除大头针时只需要id数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