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说知识是框架,那么,情感就是灵魂。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和学生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那将是非常成功的课堂。那么,小学语文到底如何在课堂上激发情感呢?一起来看看吧!
工具/原料
1
1、小学语文课本。
2
2、教学课件PPT,课文朗读资料。
方法/步骤
1
1、朗读体会法。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非常优美的,非常适合朗读,那么,只要你带领着学生,去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我想一定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2、背诵传情法。很多的美文,都是需要孩子去背诵的,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背诵,能够很好地起到情感传染的作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
3、画面感染法。涉及到一些实物的文章,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或实物,让学生看到具体的东西,看到实实在在的画面,从而产生亲切的感情。
4
4、音乐渲染法。对于那些跟歌曲有关的,或者能够跟音乐有关联的课文,我们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沉醉其中,产生情感共鸣。可以开课前播放,也可以在讲课途中,或者上课结束的时候播放。
5
5、表演体验法。通过孩子们的自身经历和实践,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等一系列的表演,比如可以扮演售货员、拾荒老人、清洁工、交警、老师等。
6
6、活动激情法。可以采用一些课内或课外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感情。比如,遇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爬山、去游玩、去旅游参观、去采集标本、做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切身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风光等。
注意事项
1
1、不要强制灌输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情感。
2
2、不要打击孩子们稚嫩的想法。
上一篇:如何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提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