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肌肤在强烈日光下长时间暴晒。如在春游时,要载上宽边防护帽或用阳伞遮挡,脸部擦防晒霜,少用或不用光敏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如香料、不纯净的凡士林等。
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不用碱性肥皂洗脸,不用粗糙毛巾使劲擦脸。每天洗脸后可进行5分钟的穴位按摩,也可用蒸汽浴面,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环境,有利于皮肤的保湿。
饮食上,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对一些可诱发春季皮炎的光感性物质,如泥鳅、螺等,尽量少吃或不吃。
在购买前做一次准确的皮肤测试。油性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干性肌肤应选择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以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品;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用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
计算一下SPF值。一般环境下,普通肤色的人以SPF8至12为宜;皮肤白皙者建议选用SPF30的防晒霜;对光过敏的人,SPF值选择在12至20间为宜。
了解不同防晒霜的适用人群。购买前可以现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1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现象,则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还有反应,则最好放弃该品牌的防晒霜。
误区一:防晒就是防太阳。 这是把紫外线与阳光等同看待了。其实,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照样存在,生活中需要防晒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长期在电脑前工作,使用手机频率高,都需要对面部皮肤做一定的防护措施。因此要有时时防晒的意识。
误区二:防晒只需在夏天做。 即使在夏天以外的季节,紫外线也会夺走肌肤水分,破坏肌肤组织,因此防晒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课。
误区三: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这是错误的。SPF即防晒指数过高的防晒用品容易阻塞毛孔,不利于排汗,造成肌肤过度的负担,擦上后会感觉不适,不适合天天使用。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要求,选用不同防晒指数的用品。一般情况下,外出购物、逛街时可选用SPF为5-8的防晒产品,外出游玩或游泳、日光浴时则需选用SPF值偏高的产品。
误区四:只需防UVA就够。 其实紫外线中不仅黑色素是皮肤晒黑、晒伤的元凶,UVB也是不容忽视的“杀手”,会让皮肤过敏、起斑,因此选择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防晒霜才是最佳防晒品。
误区五:防晒霜一天擦一次就够了。 要适情况而定,因为一般的防晒用品防汗程度为30分钟,防水程度为80分钟。如长时间在阳光下,应该隔1小时擦一次。
误区六:SPF值能累加 有些人以为即使自己使用的防晒产品SPF值较低,但只要涂抹两层,SPF值就会相应变高些,事实并非如此。
想要拥有白皙无暇的肌肤,首先要做好日常防晒工作,除了使用防晒霜之外,还可以准备防晒行头,比如太阳伞、太阳镜、宽边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