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和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液质,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水分。《内经》指出:“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面不行者为液。”故津和液亡脱,在津为腠理开、汗大泄,在液为身体疲劳,毛发憔悴,耳鸣、胫酸,骨属屈伸不利。
方法/步骤
1
津和液可以转化为血,故《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而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
2
津血同源的理由是亡血有吐、衄、便、溺四大症,亡津亦有呕、吐、消、汗四大症,这在状况上可以说是相互照应的。
3
吐血出于贲门,与呕吐同;鼻衄名为红汁,与汗出同;红便出于大肠,与下利同;溺血出于胞中,与下消同。两者相比,性质相似。
4
由津血同源可以说明,保津即所以保血,养血亦可以生津,临症上常把亡血和亡津液并提,在《伤寒论》上主张亡血家不可发汗,在温病学方面主张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两者的见解是一致的。
5
津和液也能化为汗、涕、泪、涎、唾,主要是属于肾脏,故称肾主五液。脾阳虚弱的人,津液不化,还能凝聚成痰饮,痰饮内阻,津液无以上升,口干不欲饮,当用温药和之。
上一篇:铁皮石斛怎么搭配其他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