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63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浅谈敏捷测试如何完成测试任务

敏捷测试,简单地说就是持续地对软件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而测试任务简单地可分为新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在敏捷方法中,针对这两部分的测试建立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测试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风险。新功能测试的策略主要有:
方法/步骤
1

1) 不需要测试用例,直接基于用例、基于对需求的理解来完成新功能的验证。即使要写测试用例,只要保证各个功能点被覆盖,不要过于详细(大颗粒度)。

2

持续地进行验证,一旦某块新代码完成(code drop), 就开始验证,而不是等到所有代码完成后才开始测试。这也包括参与到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中。

3

实施端到端(end-to-end)的测试,确保完整的业务流程的实现,同时,也容易发现业务逻辑不够清晰、不够合理等各方面的问题。

4

阅读代码来发现问题,可以和开发人员工作保持同步,消除测试周期的压力。

5

基于经验,可以实施更多的探索性测试、组合交互性(interoperation)测试和用户场景(user scenario)测试,更有效地发现埋藏较深的缺陷。

6

回归测试是敏捷测试中需要面对的难点。每次迭代都会增加新的功能,一个产品可能会经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迭代,回归测试范围在不断增大,而每次迭代周期没变,可能还是一个月。这样验收测试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回归测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动化测试,因为很难将回归测试控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当然,还是有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回归测试的范围,例如:

7

1)通过执行code diff来了解代码变动的所有地方,再做代码关联分析,就可以明确知道要进行哪些地方的回归测试,回归测试范围会大大缩小。

8

2)基于风险和操作面分析来减少回归测试的范围,例如回归测试只是保证主要功能点没有问题,而忽视一些细节的问题。

9

3)持续测试的过程,只要有时间,就进行测试,包括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都参与到日常的试用和测试中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