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个问题上,过去因为经济的落后,我们总想着能有什么东西吃,而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想的却是还有什么东西能吃。“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豆芽”、“假牛肉”,这样的字眼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并不陌生,随着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我们在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快速提高的同时,又如惊弓之鸟般对市面上销售的各种食品充满了恐惧。作为权威性的食品安全公益网站——绿色食品网指出:毫无疑问,我们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是好的,但是,如果盲目追求食品的“安全”进而想当然地认定只要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是不安全的,只要是纯天然的食品就是卫生安全食品,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一种食品消费观。为此,绿色食品网为消费者举出了几个例子:错误食品消费观一:只要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是不安全的!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在许多食品的生产加工中是必需的,业内甚至有“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的说法。其实只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生产加工的食品对人体来说就是安全的。社会发展至今,如果我们想食用不含添加剂的食品是不可能的。比如盐、味精、糖就属于食品添加剂,在日常菜肴的烹制中如果弃之不用,只怕任何实物都食之无味。错误食品消费观二:只要是纯天然的食品就是卫生安全食品!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标准不是它们是否属于纯天然食品。相反,自然界中的天然食品原本有毒或可产生毒素。比如毒蘑菇、河豚,它们本身就含有天然毒素;比如,生鲜菜豆、黄花菜、生魔芋,不加热就是有毒的;像马铃薯如果发芽了就会产生一种龙葵素,可以引起食物中毒。错误食品消费观三:只要是洋品牌就绝对安全!事实上,洋品牌的食品也并非100%安全。比如7月初的福喜“腐肉门”事件被曝使用过期面做披萨,8月份被曝光的沃尔玛超市使用过期肉制作熟食加工,亨氏米粉铅含量超标,还有肯德基的“活虫门”事件,因此我们也不能相信洋品牌。绿色食品网为消费者指出的这几大错误的食品消费观你是否也有呢?如果有,还是及时改正吧,不然就成消费者中的“惊弓之鸟”啰。
上一篇:如何改变照片底色?
下一篇: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做哪些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