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07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公共关系的主题--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足由组织、公众、传播艺个要素构成的。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构建者、操作者和承拟者。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和承受者。传播作为公共关系的中介.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在一个完铁的公共关系活动中,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它的建立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形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指那些独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各种社会组织,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关系主体就是社会组织,如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狭义的公共关系主体则指公共关系机构与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具体就是执行公共关系职能的部门和工作人员。
工具/原料
1

社会组织的含义

2

社会组织的特征

方法/步骤
1

社会组织的含义:    关于社会组织,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过界定。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认为,社会组织是个人的“共同的社会契合”;英国的行学家穆勒认为,社会组织是“社会中经济、政治或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美国社会学家埃齐奥龙则认为,社会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追求特定目标的社会单位。这些定义应该讲都有其合理性,对我们理解社会组织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1、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2、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运行规则。    3、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活动。

注意事项
1

我们认为,所谓社会组织也可称作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宗旨和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共同活动群体

2

组织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组织的灵魂。一个社会组织一旦丧失了目标,其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3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当的。组织所处的环境,无不都在变化与发发展之中。所以,动态性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特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