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1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教你4招食物解冻的技巧,避免细菌大量滋生

讲究健康的人很多都是自己做自己吃,但如果没有时间烹调热食,经常依赖冷冻加温来饱餐一顿,那么食物出了冷冻库要怎么处理呢?哪些食物适合煮熟后冷冻呢?
方法/步骤
1

在谈正确的解冻方式之前,必须先了解食物中的细菌在什么情况下会大量滋生。

2

温热水解冻 提供细菌温床想像一下,当你在一个美好的夏日午后,计划著晚餐要料理一道美味、多汁又软嫩的肋眼牛排,你自然地将肉块放在温热水中解冻。殊不知此时已经提供了细菌大军一个舒适的温床。在这三到四个小时的解冻过程中,肉品本身的细菌慢慢恢复活性,并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增生。如果爱好舒肥烹调(低温慢煮)的人,时间又抓得太短,这数以万计的细菌便顺利进入肠道,大肆繁殖甚至产生毒素。于是开始有了恶心、呕吐、腹泻、下痢、寒颤等等食品中毒的症状发生。

3

正确解冻4招 避开危险温度带通常和食品中毒相关的细菌会在4.4℃开始增生,然后在60℃以上的环境下,细菌会渐渐失去活性。这个温度区间就是所谓的“危险温度带”,食物出了冷冻库后,放置于室温或是温热水中等待解冻,等于是为细菌准备了极度适合生长的环境。如何避免食物处于危险温度带中?一般来说,正确的解冻方法包含了冷藏解冻、流水解冻、微波解冻以及加热解冻。以冷冻肉类为例:

4

冷藏解冻:将冷冻食材放入冷藏库(0~7℃)中解冻,优点是微生物不易孳生,水分流失最少,缺点是耗费时间长,须于前一晚将所需食材完整密封后移入冷藏库。

5

流水解冻:将冷冻食材密封后,放置于21℃以下的流水解冻,其所需时间较冷藏解冻短,但须于2小时内完成,以避免细菌孳生。但夏天室温较高,容易孳生细菌。

7

加热解冻:食材不经解冻程序直接烹调,省时快速,但烹调过程应充分加热以避免中心温度不足,且只适用体积厚度较小的食材,否则可能发生外围烧焦、但内部仍是生的。

推荐信息